內政部發布去年人口統計,新生兒驟降至十六萬六千多人,粗出生率千分之七點二一、總出生率零點九一,皆創史上新低,顯示少子化時代已無可避免,而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為百分之十點七四,已達高齡化社會標準,少子高齡化時代同時來臨。
馬總統對此憂慮,認為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提高至國家安全層級,由於解決方案需跨部會協調合作,已責成經建會研擬因應對策。
的確,少子高齡化若持續惡化,生產勞動力會日益不足,相關產業會日益萎縮,社會福利支出卻日益增加,在交互影響下,對國家發展是大隱憂,應該以國安問題視之,而且要從源頭研擬對策。
高齡化社會來臨,顯示社會支撐的青壯世代,在養活自己外,還要扶養長輩,但是,經濟雖復甦,工作機會增加,卻並不意味馬上就有更好與更穩定的工作,加上除了少數產業,一般而言,多數人感受不到復甦,薪水並未增加。
內政部的統計顯示,青壯族群必須認真奮鬥才可能有像樣的生活,而中間不容許生病或享受人生,試想,若要天天如此沉重地生活,幹嘛要成家生子呢?目前不少年輕人有只要能養活自己、奉養長輩就夠了,不必成家生子找麻煩的心態,不婚的年輕人自然愈來愈多,生育率跟著受影響。
政府要解決這個國安問題,不是喊口號或多些補助,就能提高結婚與生育率,必須鞏固社會中堅族群,除了讓他們能安居樂業,也應從托育、安養照護等方面著手強化,一旦無後顧之憂,屆時就不會視結婚生育為畏途。
人言(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