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氣溫驟降,寒流一波波,不少民眾皮膚乾癢,出現皮膚缺水脫皮的現象,甚至發炎紅腫,署立新竹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表示,這是「冬季癢」症狀,主因是溫度和溼度變化造成,提醒民眾清潔用品著重保溼功能。
黃瑞雲指出,冬季癢的病症通常年紀大的人較容易發生,尤其小腿的皮脂腺不多最常發生。此外,天氣冷,不少人洗澡驅寒,但洗太久過度清潔,會使皮膚乾燥,就容易出現乾癢情形。
「當出現輕微乾癢情形時,盡量不要去抓」,她表示,若用力去抓,可能造成皮膚發炎,若乾癢情形持續發生,應求助醫師。
她建議容易冬季癢的民眾盡量少洗澡,或是像皮脂腺較少的部位,例如四肢就盡量不要使用沐浴乳,用清水清潔即可。如果天氣很冷,也可用泡腳的方式讓血液循環變好,來取代熱水澡。
針對平常的保溼,黃瑞雲表示,可考慮用乳霜或護手霜勝於乳液,這樣保溼效果會比較好,且衣服最好以棉質為主,避免過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