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縣吳姓男子不滿父親嘮叨他不工作,竟持鐵鎚猛敲父親頭部致死,再刺殺妹妹,毫無悔意。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主任陳世哲表示,這是很極端的個案,不過,家中有長期失業者,家人應該多留意他的情緒反應,如果發生不當激勵可能產生反效果,建議尋求專業第三者協助。
陳世哲表示,現在孩子生的少,成長過程普遍備受呵護,過於溺愛,遇挫折忍受度低,父母若一味要求孩子找工作,不斷刺激他,將造成雙方不和諧,甚至產生攻擊行為。
他說,失業原本就是警訊,若時間超過二、三個月,壓力更大,家人應多留意失業者是否有失眠、焦慮、煩躁等情緒問題,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陳世哲說,失業者找不到工作內心已經很焦慮,父母應該先緩和自己的心情,技巧性地表達關心與鼓勵,像是把就業資訊放在家裡,讓孩子不經意地看到,進而主動閱讀。
他說,失業者的問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像是父親喝酒也許就是受不了孩子失業而有壓力。他建議對外尋求精神科或專業協助,進行評估,全家人一起度過難關。
精神科醫師劉昇岱提醒,門診中有不少失業者情緒問題的案例,如今的職場不是沒職缺,而是職缺不理想,年輕人大都對職場期許和薪水有落差。對於長期失業的孩子,家人的激勵有時可能產生反效果,也許父母只是表達對孩子工作的「關心」,但孩子卻可能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法負擔家中經濟的「失望」。
劉昇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母不要急著和孩子談工作,以免「愈描愈黑」,建議可以找專業機構或不涉及家中經濟的親友,以第三者身分來談,避免當事人自尊心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