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涅槃後,留存在人間的佛牙舍利共有三顆,其中一顆原本留在印度,但十三世紀時回教徒大舉入侵印度,佛牙舍利被人祕密由那爛陀寺帶往西藏,供奉在薩迦遮楚秋的「囊極拉齋寺」;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拉齋寺被毀,佛牙舍利被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拾獲。
佛光山功德主會會長永平法師、滿益法師,在建國百年元月二日首場福慧家園共修會中敘述,佛光山啟建佛陀紀念館緣起,現場近四百位民眾跟著永平法師回到佛陀時代,了解佛牙舍利的來台因緣。永平法師進一步表示,貢噶多傑仁波切為守護舍利,冒著生命危險,橫越喜馬拉雅山,經過長途跋涉,歷經艱辛,最後將佛牙舍利再次護送回印度,密藏在他隨身的「迦護」寶盒中,長達三十年之久。
直到一九九八年,星雲大師在印度傳戒,聚集了許多來自各地的修行人,當時貢噶多傑仁波切感於自己年事已高,得悉佛光山為增進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由此肯定佛光山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乃於大師前往印度傳戒期間,當面表達贈送佛牙舍利的心願。以此因緣,得以將佛牙舍利迎至台灣供奉。
為了長久供奉佛牙舍利,星雲大師更費心策畫、建設佛陀紀念館。滿益法師隨後為大家介紹佛陀紀念館各區的名稱與功能,他表示:佛陀紀念館占地大約有一百餘公頃,當初大師至泰國迎請佛牙舍利赴台時,泰國的僧王曾告訴大師:「佛牙舍利雖然小顆,但代表佛陀的崇高與偉大,佛陀的心充滿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土地不能太小。」佛牙舍利出現在台灣、在佛陀紀念館,是大家的福報,相信未來必然是大眾重要的朝聖地方。
正如大師所說:「佛牙舍利是大家的共同珍寶,功不在我。歷史要留下來,佛陀紀念館比佛光山還要重要,為何重要?依照經典記載,佛陀在涅槃前交代弟子,將來他的舍利要供奉在有人經過的地方,要讓大家『佛在心中坐』,提醒自己學習正道,體會佛陀的教法,進而有成道的因緣。」
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建的佛陀紀念館,雖然建設過程遇到許多困難,大師仍發願完成,並呼籲大眾共同努力與發心,加上願力、實踐力。佛陀要的是吾人的一顆「心」,相信事在人為,自然能成就因緣。
希望佛陀紀念館落成後,透過供奉代表佛陀威德、智慧的法身舍利,讓大家在禮敬佛牙的同時,能夠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並為人間注入善美與真心,帶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