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意遇上科學》鏡子的妙用

徐義權(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參展團團長) |2011.01.07
819觀看次
字級

古有明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國已跨入意義非凡的建國100年,展望未來更應珍惜中華民族厚實的文化基礎,全國上下懂得反省自勉,未來的路必然會愈走愈寬廣。因此,筆者在建國100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先介紹幾則與「鏡子」有關的發明。

台北樹林市有位模型工作室陳姓老闆,長期以來的工作內容,主要都是幫客戶將構想化為1:1的實體模型,客戶當中也有好幾位是國內有名氣的成功發明家,影響了陳老闆於三年前也開始留意,生活當中有哪些不方便使用的東西?

  台灣因地窄人稠難免道路狹窄,有一天陳老闆在開車途中,注意到路邊有輛汽車前輪卡在水溝裡造成交通堵塞,顯然是因為開車者看不到前輪是否轉過頭,而陳老闆聯想到自己的愛車也常因為視覺死角,造成保險桿擦撞水泥路樁或電桿而心疼不已,更有一次載友人外出時後座乘客因視線死角,後方有機車騎士經過卻貿然開門,造成彼此人車皆受傷。

幾經構思,陳老闆想到了一種行得通的解決方法,他善加運用鏡子的反射原理解決視覺死角問題,研發一款裝設在汽車後座車門支柱的雙面輔助鏡,既可以讓後座乘客有個後照鏡以避免貿然開車門傷及騎士,又可以讓汽車駕駛(見左圖)多了一層保障。

  透過原廠配備的後視鏡看入支柱的雙面輔助鏡,就可清楚的看到保險桿及前輪的位置,再也不怕稍有不慎車前輪卡在水溝裡。

這項發明兩個多月前甫獲得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銀牌,而改版過的第二代創作,今年四月底亦將參加巴黎國際發明展,此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發明展,今年適逢110周年擴大辦理。據悉,國際知名的標緻汽車、吉列刮鬍刀、蒸氣熨斗等,都是巴黎發明展拱起來的成功案例,對照於台北國際發明展的六歲年紀(其實已頗有規模),台灣可以向法國學習的地方還不少。

台灣是自行車製造王國,法國則是自行車使用大國,除了環法自行車大賽,巴黎市也廣設公用電動自行車鼓勵民眾少開私家車。在交通繁忙的國際大都會騎自行車,轉彎的動作必須很小心,有位發明家設計了很實用的自行車照後鏡,不是鎖在車體龍頭上,而是套在騎士的手腕上,產品的樣子很類似左圖所示的輔助鏡,但在鏡框下方多了一圈兩公分寬的橡皮圈或魔鬼氈套圈,騎乘單車時根本不用回頭,看看手腕上的鏡子就知道可否轉彎了,這項簡單且實用的創意發明,成為2010年巴黎發明展會場上最暢銷的商品之一。

(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