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我老了,在家裡當就好了,你出去千萬不要講。」
「不然我當總統,你當財政部長,你隨便蓋一蓋章,就可以領很多錢,這樣你每天都可以去樓下轉角的咖啡廳,喝咖啡吃早餐,錢永遠都用不完,你覺得好不好?」
「喔,很好,哈!哈!哈 !有個當總統的兒子真好。妳看,我的兒子好偉大。」老爸轉頭跟餵他吃飯的外護炫耀。
「Yes, yes, 老闆好棒,老闆好棒。(外護平時都叫我老闆)」外護笑著附和著老爸。
老爸心情已放鬆,我決定拿出老爸最擔心的殺手 ,希望能停止這個話題,就說:
「可是萬一你當財政部長,被指控亂蓋章,變成貪汙,你記不記得,貪汙犯會被抓去判死刑,到時候我們要是被抓起來,統統槍斃的話,那就糟了。」我特別大聲強調了幾次「槍斃」,因為從小我就知道老爸這個年代的人,最怕聽到這兩個字。老爸聽完我的話,果然表情不再興奮激昂,小聲地說:
「嗯-,我看算了,以免害你。我要去睡一下。」老爸轉身走入臥室,一會兒就睡著了。我注意到老爸醒來後,提到相關話題的機率,明顯降低。
照護失智病人小祕訣│輕鬆指正、用心對待
除了用提醒注意力,輔佐記憶的方式-例如將廁所門明顯標示清楚外,當失智病人「錯認」或「妄想」的時候,要避免直接糾正或辯論,因為那只會讓病人惱羞成怒,情緒惡化,更難收拾。
這時候,不如巧妙的找台階讓病人下;就像在白色恐怖時代當過多年軍醫的老爸,明明最怕被抓去槍斃,卻說成「為了不讓我這個兒子被抓去槍斃」(也許真是老人家對我的愛,怕我受牽累,也不能因老人家失智,就抹煞他的善意)。
這樣技巧的讓病人滿足虛榮心,又有下台階或知難而退,就不會造成進一步爭執,也不會惹他生氣,最為完美。不過千萬不能說得太嚴重,不然把老人家嚇到了,又會造成失智病人的憂鬱,到時候又會重複訴說他的煩惱,且會擴大憂慮,不勝其擾。請記得,當你要指正失智病人時,隨時要幫病人留些退路,才是有效之道。(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