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看多了,愛上民初時代的古典服飾,高領、盤釦、小小的水袖,及胸前、袖口層層疊疊的顏色變化;愛美要付出代價,那種棉襖萬元起跳,捨不得花大錢,只有動手自製。

近年我以做包為主,做衣服的技巧忘了大半,其實只要袖子接順了,其他倒簡單。為省錢故,從百寶箱中隨意找了一塊布,簡單剪接後,穿在身上順著肩胛骨畫袖型,果然「立裁」成功。開剪一條毛毯,改造成無領外套,看起來倒有模有樣,便放大了膽子,買布做成圖中這件改良式的棉襖,人見人誇喔!
這塊布舖棉、輕又軟,銀灰底色上壓金蔥及藍色毛海,滿貴氣的,做直桶式長版棉襖,接縫想了很久的小小水袖;怕單一色太單調,所以搭配淺綠色小花的日本古布做袖,寬寬的袖口,很有點意思,胸前的那片花布,則是做好才補車、部分手縫。因為想法很多,「做設計」無法謀定後動,完全跟著感覺走,花了不少時間才完成。時間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OK的啦。
銀灰色的面料略帶時尚感,本來可以不拼接花布袖圍,但我就是喜歡「玩」,讓不同質感的布料融於一身,看看能擦撞出什麼火花;結果,這衣裳從後面看很「貴婦」,從前面看變「村姑」,有趣吧。
花費不多,千元有找,夠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