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曆春節將屆,國內物價蠢蠢欲動,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昨天表示,確實有物價上漲壓力,但「還在醞釀」;目前國內大概只有若干個別商品在漲,經建會正在密切觀察未來物價走勢,如有需要,會報請行政院召開「穩定物價小組」,平抑國內民生物價。
行政院上一次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是在去年中秋節前。至於春節前是否會再召開,胡仲英指出,目前國內漲價的商品如白鯧魚、大陸進口農產品,如香菇、金針、中藥等,經建會每十天會彙整各部會查價相關資料,提報給行政院副院長陳←;經建會將在掌握、分析民生物品價格後,提報行政院,是否開會仍要由行政院決定。
胡仲英進一步分析,這一波國際物價走勢可觀察幾種商品,第一是原油,原油的情況比較複雜,除了跟美元匯率有關之外,與氣候異常、庫存、新興國家需求,及投機資金炒作都有關係,「國際油價長期來看是上升」,今年會比去年來得高。
第二是金、銀、銅等金屬價格也屢創新高,這些比較跟新興國家需求帶動有關。最後是農產品,特別是小麥、黃豆、玉米、糖等原物料,胡仲英說,由於主要產地氣候異常因素,如俄羅斯大旱、加拿大水災、巴西乾旱等,導致價格居高不下。
胡仲英強調,稻米不虞匱乏,水果適逢冬季產期,價格相對便宜。
胡仲英說,主計處預估今年全年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為百分之一點八五,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而目前收集到的企業加薪資訊,則落在百分之三至十之間,顯示今年加薪幅度可望大於物價上漲幅度,人民應可感受到實質生活改善。
另外,為抑制通膨,中央銀行繼上周四宣布升息半碼,昨天進一步宣布,將在七日公開標售一千億元三百六十四天期定存單,收縮市場過剩資金。
央行解釋,發行存單收回資金的效果,等同調高存款準備率;以自去年四月以來,總計定存單發行金額將達到一兆元,效果如同調高準備率近四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