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婦女通常會從十二月初開始製作大量的餅乾,盤子裡裝滿五花八門的德式小餅乾,肉桂星星小餅乾、白酒巧克力球、藍莓派夾心酥等,她們的巧手讓人驚喜,一塊塊餅乾出爐時的美妙滋味,比起店家販售的更令人回味無窮。
餅乾 月曆自己做
德國人不流行買現成的耶誕甜點,家家戶戶親力親為的手作一番,不僅是為佳節添美味,也在手作甜點過程裡,讓家人間的情感更親密,當然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節好禮。
而關於孩子們的手作耶誕飾品,及德國爸爸媽媽給孩子們的手作祝福,就屬Aduentskalenderm月曆了。早期的Aduentskalenderm月曆可以在一般商店買到,月曆上一格一格代表著十二月分的每一天,小朋友們在每天起床後,可以按照當日的日期,打開一個格子,獲得藏在裡面不同的小禮物。然而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德國父母親,會親手為孩子們完成Aduentskalenderm月曆,例如用小布袋編織成十二月二十四天的小袋子掛在牆上,裡頭裝上不同的禮物,每當打開一個袋子就好像在倒數耶誕節來臨的時間,對孩子們來說,這樣的耶誕經歷總是令他們興奮又期待。
耶誕夜當天早上,家中的每個人各司其職地為耶誕夜做準備。男主人帶著孩子一起大掃除,並將耶誕樹裝飾好,把原本放在貯藏室裡的聖景(Weihnachtskrippe)模型拿出來整理一番,放在家中醒目的位置;聖景的意義是南德耶誕節裡一個流傳久遠的傳統習俗,它以縮小版的耶穌誕生故事模型,讓人們再次溫習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
全家共度平安夜
女主人則一早就開始在廚房料理晚上的烤鴨耶誕餐,接近下午六點鐘時,村落裡的教堂鐘聲響起,提醒人們耶誕時節即將來臨,大夥梳洗打扮,穿上隆重典雅的衣服,全家人先上教堂做耶誕禮拜,回家後則以全家人一同讀聖經,揭開平安夜的序幕,接著說故事、唱耶誕歌曲,再享用豐盛的耶誕晚餐。傳統的耶誕晚餐以烤鴨大餐為主菜,再搭配紅酒,不過現今也有很多家庭,以家鄉的道地料理來取代烤鴨大餐。
耶誕夜對人們來說,最期待的莫過於交換耶誕禮物的時刻。交換禮物前,大家來到散發濃濃芬多精的耶誕樹旁,主人點燃樹上的每一根蠟燭,並將室內所有的燈關掉,燭光、音樂聲、肉桂餅乾的香味、窗外的雪景,就是令人難忘,屬於德國的傳統耶誕味。
白色耶誕樂團圓
過了耶誕夜,一直到跨年後的一個多星期,算是德國人的年假,這段期間除了與家人齊聚過耶誕節外,德國人熱中的活動就是到雪地裡散步,在雪地裡感受北國藹藹雪花的繽紛,在這裡可以享受到道地的德國風情,也是溝通彼此感情的另一種交流。
而孩子們在雪地裡更樂了,吵著要爸媽帶他們一塊做雪人,或者坐上小雪橇從山坡高處一回回往下滑,德國的大人小孩在雪季中,似乎沒有待在家裡看電視的理由,對於崇尚大自然活動的德國人來說,不管再冷都澆不息他們喜歡到戶外活動的欲望,更何況是這一年一度全家團圓的耶誕佳期。
耶誕節過後的隔一天,婆婆與公公吆喝著大家到雪地森林走一走,這一趟外出大概會花上二個多小時,不過我知道,等雪地散步回來後,大家又可以享用到婆婆親手做的水蜜桃蛋糕、及公公泡的香濃咖啡,我二話不說戴上雪帽跟自己說,再冷都要感受一下德國的白色耶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