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於缺乏廁所和適當衛生設備,印度每年損失將近五百四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點六兆元),其中主要損失是早夭。
與衛生欠佳有關的疾病、造成生產力損失及其他因素,使得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損失五百三十八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六點四。
世界銀行的「南亞用水和衛生計畫」召集人柯斯坦表示:「數十年來,我們一直知悉印度不健全的衛生設施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印度目前仍然有數以百萬計民眾,忍受著汙水排放設施不足的環境,要在開放地方排泄,且如廁後沒有洗手。缺乏適當衛生設備造成重大健康風險,也提高了傷寒、瘧疾這類可致命疾病的威脅。柯斯坦二十一日發表評論:「這項報告量化了印度的經濟損失,並指出兒童和貧困家庭是惡劣衛生條件的主要受害者。」
在東亞地區進行的研究顯示,惡劣的衛生設施造成每人每年的平均損失,越南是九點三美元、菲律賓十六點八美元、印尼二十八點六美元、柬埔寨三十二點四美元。柯斯坦說:「相較於東亞國家,印度每人年平均損失達四十八美元,可見印度改善衛生設施的急迫性。」
世界銀行的報告說,早夭和衛生設施欠缺造成其他與健康有關的影響,如治療疾病的費用,造成三百八十五億美元的損失,衛生環境欠佳亦導致印度旅遊業收入損失約二點六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