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的故事】11 翱翔天際 獨立自強

李如定 |2010.12.22
677觀看次
字級



讀國中和高中的大慈孩子,每天騎自行車上、下學。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大慈孩子從小就有足夠的機會鍛鍊腳力,和訓練「行」的威儀,更幸福地擁有很多很多的資源,走向無限寬廣的路。

小學階段的孩子,每天上學前都在穿堂排好隊伍,向觀音菩薩告假,然後在老師的陪伴下徒步二十分鐘到校,放學時亦然。假日時,得走一、二十分鐘到山上去學珠算、美術、看展覽。

二○○八年初,普門中學遷離佛光山,就讀該校國中和高中的孩子,由徒步改騎自行車,因此,買車和練車成為全院的大事。由於遠離市區,為了將來維修上的方便性,大慈詢問了鄰近幾個鄉鎮的車店,終於有位里港的車行老闆允諾,附帶教導一位大慈孩子學會修繕。

負責前往學習的國中生徐士翔,不但很快學會了修繕,還學出了興趣,更和年輕的老闆成了哥兒們。一年多以來,他持續每周六前往學習更專業的技術,負責大慈三十多台腳踏車的維護,並將技術轉授給其他的兄弟。

剛考上大學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學習騎機車和開車,大慈老師會鼓勵他們用自己儲蓄多年的零用錢購買一部機車。這表示他們已有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管理自己,也有能力承擔更多的事,例如出門採買、接送家人或客人等,也從接送客人過程中學習應有的禮儀。

有車代步對孩子們而言當然是種方便,但是對老師們而言,就如同天下的媽媽一樣,內心總會有一絲的牽掛。早年,基於疼愛,星雲大師答應讓孩子們可以騎腳踏車出門,但是孩子們年輕氣盛,下頭山門的斜坡時,偏不下車牽著走,總愛騎著衝下山,山門警衛也多次反應,就是沒人能治得了這些孩子。

吳老師(現為依來法師)實在放心不下,有回便將大家集合到庭園旁的斜坡(現址為國際學部通往佛學院的位置),讓孩子們一個個騎下坡給他看,發現大家技術還真不錯,才略為放心,但仍一再耳提面命不可騎著衝下山門。

誠如星雲大師所說:「只要有一顆『真心』,自然可以暢遊法界虛空。」大慈孩子在老師們的陪伴下,無一刻不做好展翅翱翔的準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