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獸醫
人類日漸高齡化,現在由人類飼養的狗貓,也呈現高齡化的趨向,這顯示了飼主認真照顧和醫療品質進步的整體進步,令人高興,但是卻也帶來慢性病患族群增加的趨勢。
大家對於寵物的心臟病或許存疑,或許應了解,我們臨床上遇到90%以上的心臟病患,都是已經出現臨床症狀的案例。
首先要釐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和問題,就是:「心臟病是不是要一輩子吃藥?」這個問題只說對了一半!心臟病是指心臟的機能、外型、構造出現異常的描述性名詞,在臨床上,概略可以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通常也檢查不出來,可能只有些微的心肺功能變差,主人無法查覺,臨床醫師也檢查不出異狀。
第二級的心臟病可能會出現一些臨床症狀,例如:容易疲倦、容易喘息、體力變差等。此時心臟的結構可能在X光或超音波的診斷下,發現異常。
第三級的問題,比前者更劇烈,而且明顯地會有尖銳性咳嗽出現;此時如果沒有妥善照顧,將會演變形成四級,也就是心臟衰竭。
第四級的心臟病,顧名思義已經是最嚴重的情況,心臟的代償功能非常差,由於嚴重的喘息、呼吸困難,容易引發昏厥、休克;同時出現肺水腫和暴斃致死的可能性大增。
小獸醫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讓大家明白心臟病在臨床上所出現症狀,讓飼主有比較通盤性的了解。但是,心臟病不等於心臟衰竭!心臟病的病患,未必一定要一直吃藥,前提還是以臨床上的症狀、嚴重程度來作決定。
個人認為:第一級(高危險群:例如肥胖、年紀大、有心雜音出現或心臟型態已經出現異常)和第二級的病患,都應該開始作飲食控制和健康食品使用,以避免惡化速度太快而進入後期。至於已經是三、四級的病患,由於心臟的代償功能出現問題,藥物的使用是絕對必要的;擅自停藥將可能引發無法回復的心臟衰竭,甚至讓心臟的功能每況愈下!
心臟病,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生病機制,儘管身體會用各種方式去做矯正代償,但終究只能以減少惡化的速度和程度去治療,無法根治、只能控制!服用藥物和飲食管理,是為了「延長心臟使用的保固期」!
一個有經驗的臨床獸醫師,可以藉由聽診、X光的影像診斷出80%以上的心臟病。只要控制得宜,寵物依然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
每年定期的健康檢查當中,心臟的檢查也應該納入其中。也希望有這方面疑慮的朋友,可以多多請教獸醫師!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blog.fashionguide.com.tw/BlogL.aspPerNum=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