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寵物的心臟病

小獸醫 |2010.12.18
639觀看次
字級

文/小獸醫

人類日漸高齡化,現在由人類飼養的狗貓,也呈現高齡化的趨向,這顯示了飼主認真照顧和醫療品質進步的整體進步,令人高興,但是卻也帶來慢性病患族群增加的趨勢。

大家對於寵物的心臟病或許存疑,或許應了解,我們臨床上遇到90%以上的心臟病患,都是已經出現臨床症狀的案例。

首先要釐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和問題,就是:「心臟病是不是要一輩子吃藥?」這個問題只說對了一半!心臟病是指心臟的機能、外型、構造出現異常的描述性名詞,在臨床上,概略可以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通常也檢查不出來,可能只有些微的心肺功能變差,主人無法查覺,臨床醫師也檢查不出異狀。

第二級的心臟病可能會出現一些臨床症狀,例如:容易疲倦、容易喘息、體力變差等。此時心臟的結構可能在X光或超音波的診斷下,發現異常。

第三級的問題,比前者更劇烈,而且明顯地會有尖銳性咳嗽出現;此時如果沒有妥善照顧,將會演變形成四級,也就是心臟衰竭。

第四級的心臟病,顧名思義已經是最嚴重的情況,心臟的代償功能非常差,由於嚴重的喘息、呼吸困難,容易引發昏厥、休克;同時出現肺水腫和暴斃致死的可能性大增。

小獸醫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讓大家明白心臟病在臨床上所出現症狀,讓飼主有比較通盤性的了解。但是,心臟病不等於心臟衰竭!心臟病的病患,未必一定要一直吃藥,前提還是以臨床上的症狀、嚴重程度來作決定。

個人認為:第一級(高危險群:例如肥胖、年紀大、有心雜音出現或心臟型態已經出現異常)和第二級的病患,都應該開始作飲食控制和健康食品使用,以避免惡化速度太快而進入後期。至於已經是三、四級的病患,由於心臟的代償功能出現問題,藥物的使用是絕對必要的;擅自停藥將可能引發無法回復的心臟衰竭,甚至讓心臟的功能每況愈下!

心臟病,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生病機制,儘管身體會用各種方式去做矯正代償,但終究只能以減少惡化的速度和程度去治療,無法根治、只能控制!服用藥物和飲食管理,是為了「延長心臟使用的保固期」!

一個有經驗的臨床獸醫師,可以藉由聽診、X光的影像診斷出80%以上的心臟病。只要控制得宜,寵物依然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

每年定期的健康檢查當中,心臟的檢查也應該納入其中。也希望有這方面疑慮的朋友,可以多多請教獸醫師!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blog.fashionguide.com.tw/BlogL.aspPerNum=15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