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幼兒聽力有問題,借助科技幫忙,仍可聽到聲音。醫師表示,家長可諮詢專業醫師,透過手術替孩童裝上人工電子耳,仍然可能保有早期學習或口語溝通能力。
成大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醫師吳俊良指出,從一九七八年澳門人植入全球首例多頻道人工電子耳後,聽障者的聽能復健便邁入新里程碑。新型的人工電子耳,已有別於傳統的笨重與複雜。
新型人工電子耳直接以數位解碼的電位訊號刺激聽覺神經,嚴重的聽損者也可以適用。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近十萬人因植入人工電子耳,而重獲新「聲」,台灣則有超過一千例聽障者受惠。
吳俊良表示,成醫進行人工電子耳手術,至今已完成超過一百例,其中兒童占九成以上,尤其是五歲以下極重度聽障兒,皆可回復聽力至三十分貝左右,進而能發展口語溝通能力。
此項手術早期須有長達十五公分以上傷口,目前已進步到只需四至五公分耳後微創傷口,手術時間也可縮短至二個多小時,住院時間也可提早至術後三日出院。另外,若為低收入家庭,則可向相關社福單位申請人工電子耳費用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