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被選為二○一○年代表字,而前十名的字幾乎都沒有負面意義。
年度字票選已舉辦三年,前兩年前十的字大都是負面,而今年相反,可看出民眾的感受與社會環境間的相互影響,也顯示,過去政治動盪與金融海嘯的負面影響,已從政府在兩岸與財經政策的積極作為,得到善意回應。
雖然推薦「淡」的職棒選手潘威倫,是以職棒氣氛很平淡,經濟似乎也很淡,沒有太大起伏為由,不過,對升斗小民而言,「淡」也反映民眾希望的「穩定」,希望生活能過得平淡,這也是百姓所期待的幸福感。
對國家而言,「淡」代表的意義,不僅只有政治穩定、經濟復甦,更凸顯政府必須給百姓一個平淡穩定的太平生活,否則即便執政能力再強,也是缺乏仁義之心。
荀子有云「福莫長於無禍」,意思是最大的福氣,是沒有禍患的平淡,若非經歷過動盪,很難體會這種幸福,就算日子沒有太大起伏,只要生活能平淡、平凡且平安,就是一種幸福。
不過,有人認為,「淡」也意味著「台灣人看待事情的態度向上提升」,不過筆者以為,每個人看待同一個字都有不同見解,因此,「看待社會事情」是否真有了高度,就像古人所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仍需時間來檢驗國人是否到了淡泊寧靜看待世事的程度,目前不如把「淡」當成大多數人回顧今年一切的心情,不論平淡與否,其餘的就各自表述吧。
樂仁(高雄市/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