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乳癌患者擔心會引起荷爾蒙變化,造成乳癌復發,因此不敢懷孕。新光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鄭翠芬說,曾有患者透露罹癌後,已經五年沒有性行為,甚至有病友要求先生看A片解決。
鄭翠芬表示,許多乳癌病友,因為害怕懷孕或性行為引起荷爾蒙變化,導致乳癌復發,結果長年禁慾,更不敢妄想有孩子。但鄭翠芬強調,性行為與乳癌是兩種不同的荷爾蒙,「懷孕不會直接影響癌症」,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懷孕會讓癌症復發。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也說,「懷孕本身不會對乳癌受孕有不良影響」。英國乳癌病友協會指出,乳癌初期患者只要治療結束,恢復期二、三年後就可受孕。謝瑞坤也強調,「治療後,沒有理由不可以有性行為。」不過,若治療期間,本身黏膜較脆弱,建議炒飯時別太粗魯,以免黏膜受傷,易增加感染風險。
鄭翠芬解釋,治療所使用的抗荷爾蒙藥物,主要是動情激素與黃體素的性荷爾蒙,此與性行為產生興奮反應的腎上腺素分泌並不相同。此外,國外研究亦顯示,乳癌患者懷孕生子的生活品質及存活率,比起未懷孕者來得更好。
許多乳癌病友擔心,化療結束後,毒素會殘留體內,一旦懷孕,可能會生出畸胎。對此,鄭翠芬表示,化療毒素並不會殘留,強調胎兒只要成形、三個月大,若孕婦有需要,仍可以接受化療,只是寶寶出生後,因體內顆粒白血球低下,抵抗力差、較容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