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明人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立即被作者表現的豁達胸懷、深邃思想內涵所震撼。特別是對其中一副對聯尤為喜愛:「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寥寥數語,卻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對人生、對功名利祿、對世間萬事萬物所持的心態。在這個充滿了浮躁與誘惑的時代,《菜根譚》無疑是一劑安定的良藥,讓人們煩惱紛亂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並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今社會,物欲橫流,金錢的誘惑、權勢的紛爭困擾著無數的追逐者,不少人感到愈來愈煩悶、焦慮、疲憊、失落。儘管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一些人的精神生活卻愈發空泛,愈來愈多的人體會不到快樂和幸福的滋味。面對事業的失敗,灰心喪氣,痛苦決絕;面對低下的職位,哀聲歎氣,牢騷滿腹;面對別人的誤解,驚惶失措,憂心忡忡。是什麼原因造成人們如此的消極?用《菜根譚》中的這副對聯也許最能釋惑。
閑看,大有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悠閒自得地看待寵辱得失,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皆不在乎。庭前,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不受外界的任何影響,也不在乎別人的是非評說,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漫隨,大有不管世事的浮沉與變遷,也不管職位的升遷與貶降,一切順其自然,不加強求。天外,則顯示了高遠的目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不斤斤計較的寬廣胸懷。而花開花落完全是自然規律,沒有必要感春傷秋。同樣得與失也是如此,事事往往有得必有失,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又何必為得失而憂傷呢?雲卷雲舒,是一種自然現象,也蘊含著處事的哲學,說明人生路上有平坦大道,也有崎嶇小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能屈能伸,不得志時要學會忍耐和等待。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是一種心態,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人生境界。生活的瑣碎,柴米油鹽,諸多不如意,都會讓我們心生煩惱。但如果我們能淡泊名利,不計較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過分看重是否成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只要自己努力過,奮鬥過,一切千秋功過,就留與後人評說吧。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