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十七屆「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共有二十四名優秀的大學傳播科系研究生、大學生受獎,與會者一致認為,數位匯流已是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影響不下於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傳播業要如何迎接這場革命,成為重要課題。
「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受理大學傳播科系學生申請,學業成績占七成,申請學生另需撰寫短文,訴說在「數位浪潮下,媒體策略之我見」,本屆共有研究生及大學生各十二人得獎,研究生每名獎學金三萬元,大學生每名二萬元,共二十四人獲獎。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素娟,稱許得獎者雖尚無傳播實務經驗,但所提出的數位觀點,包括未來轉型可能的策略、可能出路,提供了新看法,令人耳目一新。
得獎者之一的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生黃偉軒說,雖然各種載具更迭不斷,然而人們對聲音、影像、文字等需求,並未衰減,因此他建議媒體發展策略,應回過頭檢視最基本的媒體初衷,即如何提供高品質內容,或者如何幫助閱聽眾找到更好內容。
政大新聞系四年級同學蕭君容說,面對數位浪潮,媒體如何更多元、更專業,成為重要課題。她建議,媒體應提供更客製化服務,包括提供讀者資訊網、為讀者打造專屬網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