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潭國小推動讀報教育,透過報紙,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也增廣見聞。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年輕學子中文能力江河日下,令學者專家憂心,學子打鍵盤的時間更遠超出動手搖筆桿,為提升學生中文能力,台北市劍潭國小透過讀報為閱讀教育注入一股活水。
「當孩子從報紙上讀到其他學生投稿的文章時,也會讓他們見賢思齊,引發創作欲。」在班級推動讀報教育的台北市劍潭國小教師許淑芬表示,要多讀好文章,才能寫出好文章,對正在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多看報紙刊登的佳文,不但有助提升閱讀能力,還能累積寫作能量。
許淑芬認為,透過讀報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國際觀,了解世界各國發生哪些與我們相關的大事,對學生來說,這是身處地球村時代應該要有的思維,必須要把視野放大,才能站在更多元的角度看世界。
不只如此,透過國際、生活、教育、政治等各類新聞報導,亦可作為課堂延伸教材,像是最近課本剛好教到有關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課題,就可以從報上找到相關報導與評論擴展教學內容。
對此,教師林恬瑩也心有戚戚焉。除了讓學生從報紙上整理感人的篇章、摘錄佳句外,她鼓勵學生從讀報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利用教室配有的「電子白板」進行「讀報問答」,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培養「小小提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