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思歷程 星雲大師分享8階段

羅智華 |2010.12.08
2204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昨晚七點,偌大的台大國際會議廳裡,湧入來自台大各系所教授與學生,大家齊聚一堂,都是為了聆聽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精采講座———「我的學思歷程」。兩小時演說,大師不只暢談歷經的八個人生階段,更以深入淺出的佛法為學生「解惑」,回答學子對生死、愛情、我執等問題,大師妙語如珠,全場師生會心一笑。

講座由台大校長李嗣涔擔任主持人。他表示,星雲大師長年推動人間佛教,能聽大師演說,是很有福氣的事,台大很榮幸邀請到大師分享學思歷程。

大師表示,一路走來,可以分為「成長時期」、「學習時期」、「參學時期」、「文學時期」、「歷史時期」、「哲學時期」、「倫理時期」、「佛學時期」等八階段。每個時期都讓他有所體悟、獲益良多。

在成長時期,大師說,他很感謝父母給予的好性格,讓他懂得勤勞慈悲,培養仁愛之心。學習時期,則讓他學到如何「做人」,體會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的道理。參學時期,讓他有機會接觸法師、大德等多位善知識,醞釀出「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空為樂」的個性。

文學時期,大師勤寫小說、散文,以文字為佛教護法,從文學創作中,讓他體悟要不忘初心、不念舊惡,要做不請之友,要能不變隨緣。大師表示,雖經歷戰亂與時局動盪,但他始終沒忘記最初的發心。

而四十至五十歲的歷史時期,則創立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身心。哲學時期,則體會「四給」真諦,他勉勵年輕學生要懂得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大師說,「出家」並不是無家,一樣要懂孝道倫理,兩岸開放後,他將母親接來台灣奉養;每年佛光山也舉行佛光親屬會,讓父母了解兒女的佛門生活。大師強調,倫理可維護世間秩序,讓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佛學時期,大師則以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等四句偈勉勵信眾。

走過這八個人生時期,大師說,接下來要繼續推動人間佛教,弘揚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讓佛法融入生活。

大師表示,生命是圓形,而非直線,有生必有死,所以生不必喜、死不必悲。從年少弘法迄今,一路走來,他不只一人做五人的工作,更期勉自己要活出「三百歲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