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茶成風的福建省漳州民間有句食諺:「冷茶薄酒傷胃」,其中說到喝功夫茶要現沏現喝。即使三伏酷暑,當地茶主人招呼客人喝茶總習慣說:「喝吧,燒好!」不明就裡的人會感到好笑。燒,閩南語就是熱的
意思。
相傳,有個北方人到漳州友人家作客,剛好朋友不在。「客來敬茶」是漳州的傳統民風,女主人泡茶招待他,並連聲說:「燒好!燒好!」喝完一泡茶後,小水鍋的水又快開了,朋友妻為表示熱情,便說:「喝完,快滾!」「燒好,快滾!」
原來,朋友妻不太會說普通話。她的意思是說:快喝完這甌茶,水快要滾了;熱茶好,水又要滾了。這位遠方來客以為女主人在下逐客令,一直心存芥蒂,直到好久以後才知道錯怪了她。
提起「燒好」的由來,有這麼一段趣事:相傳,漳州郊區村裡有個單身老漢,他雖然貧窮,但輩分在全村最大,大家都尊他「鄉里老大」。
一年除夕,窮老大身無分文,怎麼過年呢?他思來想去,只有到城裡人稱「徐百萬」的財主家求借點錢。這一天,窮老大沒粒米沾牙,他餓得左腿打著右腿,凍得上牙嗑著下牙。
話說徐百萬剛開一間茶葉店,因沒有鑑別茶質好壞的經驗,老受奸商詐騙,賠了不少錢。這天,正在家裡生悶氣,聽說窮老大叫門,以為年關到了是來還債的,便叫僕人迎他進屋喝茶。
窮老大又冷又渴,也不謙讓,端起茶就喝。頓時,身子暖和許多,便嘖嘖讚美道:「這茶不錯。」徐百萬心裡暗驚:這是我收藏留著過年喝的名茶,沒想到被他品出好貨來了,看他「乞丐身」卻是「皇帝嘴」哩。
徐百萬早就想物色一位品茶好手來幫忙,聽窮老大這麼一說,以為他對茶事很內行,又泡了比剛才更好的一泡茶,想試試他的功力。窮老大也不客氣,又喝了幾甌,冷意頓時全消,說:「財主,這泡茶比剛才的更好。」徐百萬聽了,認定他真的內行,就將他留下來。窮老大樂得有個安身所在,別說有多高興了。
就這樣,窮老大做起了徐百萬茶葉店的採購員。誰知他首次出門採購,帶回的竟是好幾百斤價格高昂的劣質茶葉。徐百萬氣得把窮老大罵個狗血噴頭,窮老大回辯說:「我要知道茶質不好也不會買的!」徐百萬問:「那你大年夜那天為什麼會品得出好壞
?」窮老大如實相告:「不好意思,那天我又餓又冷,喝了燒茶當然叫好呀!」徐百萬聽了,只好啞巴吃黃蓮。
自此,「燒好」的趣聞便一傳十,十傳百,成了漳州人的茗邊「茶配」,笑談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