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e earths 稀土
稀土(rare earths)共有17種元素,其中包括鈰、鏑、銩、釔(cerium, dysprosium, thulium, yttrium)等。這些元素獨具的特性,使它們在現代生活許多科技中廣泛使用,包括磁鐵、雷射、光纖、電腦磁碟機、日光燈、再充式電池、觸媒轉化器、電腦記憶晶片、X光管、高溫超導體、電視液晶顯示器及電腦螢幕。
美國地質調查所表示,這些稀有元素是「數百種實際應用產品所不可或缺的」,並可能在促使更多高科技產品出現。如長期供應短缺,美國社會許多科技層次將出現重大改變。
雖然名為稀土,其實多數並非特別稀有,但其地質化學特性使它們很少集中於具有開採價值的礦石中。過去20年,由於稀土加工過程會釋出有毒副產品,加上中國大陸生產成本較低,大多數生產逐漸轉移到中國,中國的稀土產量占全球95%。最近中方擬禁止出口,引起各國政治恐慌,紛紛尋找替代來源。
科學家數十年前已知海底岩塊含有稀土,而且視之為珍品。從中國的舉動和全球反應研判,稀土可能不久後就會成為海底採礦的驅動力量,錳核因而煥發新的光芒。
Gastrosexuals愛廚男
受澳洲帥哥主廚科提斯史東(Curtis Stone)和《原味主廚奧利佛》(The Naked Chef)等名廚激勵,加上兩性平等問題益形尖銳,牛津大學一份報告指出,和1961年相比,如今男性下廚時間增加2倍多,並催生了視下廚為嗜好的新一代男人,他們善於利用出色的廚藝,使朋友和家人為之驚艷,這些新好男人就叫「愛廚男」(gastrosexuals)。
剛過34歲生日的科提斯就被封為「大眾飲食情人」,他出版過10餘本食譜,並在多家電視台主持美食節目,還被《人物》雜誌評選為最性感的男人,和喬治柯隆尼等巨星並列。同樣34歲的奧利佛也不遑多讓,這位可以讓做飯具有演唱會效果的英國人,曾獲頒不列顛帝國勳章。他因提倡有機食品理念馳名。最近剛下檔的韓劇《料理絕配Pasta》中,由李善均飾演的那位一流料理師,也反映了這個趨勢。
牛津時代調查研究中心負責人葛舒尼教授研究發現,如今男人每天下廚的時間超過半小時,1961年只有12分鐘,男人下廚已蔚為相當普遍的社會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