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進口牛肉對南韓總統李明博來說是十分棘手的敏感問題,兩年前數十萬南韓民眾曾為反對美國牛肉進口而走上街頭,逼得李明博在上任百日就面臨倒閣風波,牛肉成為南韓不能、也不敢輕易讓步的問題。這次南韓和美國就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協議,牛肉被排除在外,還要「繼續再談」。
南韓牛肉風波要回溯到二○○三年十二月美國出現第一起狂牛症病例,南韓迅即封殺美國牛肉進口,但李明博二○○八年四月訪美時卻宣布同意恢復進口,以期加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
牛肉安全疑慮掀起民間反對浪潮,從二○○八年五月到八月間,南韓民眾進行了長達一百零六天的「反美牛」燭光晚會,李明博原本如日中天的聲望重創到只剩兩成,迫使他公開向人民道歉,承諾禁止牛隻年齡在三十個月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因為三十個月以下的牛肉狂牛病風險較低。
而美國方面,農業州出身的國會議員則頻頻施壓,希望首爾方面同意購買年齡較大的牛隻肉品。
美國牛肉出口商十分期盼自由貿易協定能通過,因為根據協定,韓方將逐步取消百分之四十的關稅。更何況美國牛肉主要競爭對手澳洲正和南韓討論自由貿易協定,美國業者不希望讓澳洲先占先機。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包可士對自由貿易協定未解決牛肉問題表示「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