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圖/路透)接受CBS新聞台的「六十分鐘」節目訪問時,為量化寬鬆(QE)政策提出辯護,而且不排除該計畫還會再擴增,顯然QE3的出現並非不可能。
這是柏南克第二次上「六十分鐘」節目,訪問在十一月三十日錄影,預定美東時間五日晚間七時播出。CBS公司三日說:「柏南克解釋了聯準會購買六千億美元國庫券的用意,針對此舉將導致通貨膨脹的指控提出辯謢,而且不排除會增購更多的債券。」
聯準會最近啟動的購買六千億美元的措施,是二○○八年秋天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二回合量化寬鬆行動,一般稱之為QE2。主要的用意是藉壓低利率,鼓勵消費者增加支出與企業加強雇用,來提振經濟活力。
該計畫引起保守派與全球領袖的大加撻伐,批評家宣稱這項低利政策會人為地讓美元貶值,並引發長期的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
市場恐慌 但衝擊不如QE1
不過,柏南克表示不排除還會擴增量化寬鬆消息一出,美股、黃金、石油全面翻漲,市場再次陷入「QE3真要來了嗎?」的恐慌。美國股市三日原本因失業率上升而下跌,但聯準會可能擴大量化寬鬆規模的消息使股市一掃頹勢,最後以上揚收盤,且創下一個月以來的最佳單周漲幅。
道瓊指數三日上漲十九點六八點或百分之零點二、收在一一三八二點○九點。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上漲三點一八點或百分之零點三、收一二二四點七一點,為近兩年新高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十二點一一點或百分之零點五、收二五九一點四六點,為二○○八年一月來新高。上述三大指數分別上漲百分之二點六、百分之三和百分之二點二,是十一月五日來最佳單周表現。
不過,柏南克的談話尚看不出規模大小,且以QE2的目的還是為救失業率、刺激消費,就算美國擴大QE2規模,但能否和QE3畫上等號,目前擔憂似乎嫌早了點。
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QE2,國際美元弱勢走跌、原物料的飆漲創新高,引發全球央行的「痛惡」,對美國這種「以鄰為壑」的作法深表不滿。不過,正因為前一輪量化寬鬆QE1的結果,國際熱錢炒作各國資產、油、金、原物料,炒到無法理解的高點,各國央行已急思因應方案,因此,第二輪QE2啟動後,各國央行多已有效防堵,錢滿為患的壓力雖仍在,惟其衝擊、影響層面,已不如前一輪QE1時那麼無招架能力。
頂多微調 規模仍看失業率
因此,就算這回美國不排除加碼QE2擴大規模,推斷規模應在既有QE2架構下微調,且以QE2的啟動時間從今年十一月起每個月七百五十億美元規模,連續八個月至明年六月共計釋放出六千億美元資金購買公債,未來的擴大規模,頂多在額度和時間上再予延伸,惟延長的時程或加碼規模多少,可能都需看美國失業率是否下降、及美國消費購買力何時回升來判斷。
以美國消費占GDP高達七成的高水位來看,美國QE2啟動就是為搶救失業、減輕貸款人負擔,一旦效果顯現,美國消費力重新復活,則全球的經貿榮景將讓世人忘記到底有沒有QE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