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帝寶有間法拍屋,「拍」出每坪約兩百零六萬元,因公告現值未調整,免土增稅,房屋稅也僅七萬兩千元,立委抨擊政府打房失敗,要求財政部針對投資客查稅、祭出平抑房價稅制,也有立委認為,五千萬元以上房屋交易,應採市價課稅。
之前,政府打算明年祭出豪宅稅,盼望藉此遏止房價上漲,遺憾的是,除了政府樂觀外,從建商、投資客到百姓,沒有人認為豪宅稅有助於打房。
以帝寶為例,政府課徵的豪宅稅,還不到住戶半年的物業管理費(約二十七萬元),對買得起動輒要價一、兩億元豪宅的人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
政府打算課徵豪宅稅的目的,是希望遏止房價不合理的飆漲,避免帶動一般民宅價格跟著上漲,立意良善,但不得法,應該課徵的不是豪宅稅、增值稅或地價稅,而是交易稅。
以南韓為例,總統李明博為了打首爾江南區的高房價,祭出買賣第二棟房屋時稅率高達百分之五十的交易稅,而且以市價課徵,高交易稅讓企圖靠買賣房屋套利的投資客無利可圖,減少在市場買賣。
其實,金融圈都知道,政府並沒有真正打房的決心,因為此波景氣復甦,很大一部分是靠都會區過分活絡的房地產交易,所創造的經濟產值,在政府還沒找到真正能扶植為核心產業,而且能對GDP有大貢獻的替代產業前,還是會默許房地產繼續熱絡,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會加碼青年安心家方案優惠貸款(青年首購貸款),大舉開放都市更新的原因。
所以,民眾在政府沒有具體有效的打房政策前,應該自求多福,審慎評估買房計畫,不要跟著市場炒做起舞,買能力不能及的房子,貸自己繳不起的房貸,租房子不比買房子差,樂天知命一點,才好撐過這波不合理的房價飆漲,等到適合的買點。
任群宇(北縣新店/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