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長王建煊批評大學生打工,是賤賣黃金時間,「笨死了」。
我是貧苦出身,家裡的孩子都是靠工讀賺學費與生活費,在青少年時最羨慕同學的寒暑假,可參與營隊及遊學,對我而言,那卻是夢,沒有學生生活的享受。
如今我希望自己孩子的青春年華能好好學習,不會像我在牛排館的煙燻中站十多個小時,或自己要拿捏工讀場所是否有問題,也不希望他的童年像我被母親逼著趕工手工藝,無法出去玩。
但我不會如一般家長,要孩子完全投入課業,視打工為浪費時間,因為現在的青少年太過嬌嫩,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所以要求除了生活要獨立自理,並應徵擔任鄰居小孩的保母,或除草、賣檸檬汁等;我也鼓勵孩子有機會就去公司行號實習,並非為了學費,而是希望在工作中摸索自己性向、學習人際相處,並了解用雙手賺錢的道理,學著平衡工作與讀書的時間管理。
打工,其實並不是簡化的「笨死了」,我相信除了如王院長所說「吃一頓牛排就花光光」的奢華用途打工,沒有藉打工學習獨立、服務他人經驗的年輕人,才是草莓族的來源。
Annie(台北市/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