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沒能力者貸款 高額度還款壓力大 影響生育率 擴增社會住宅、放寬租屋津貼 才有實效
財政部協調八家官股銀加碼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優惠貸款(青年首購貸款),從四十歲、最高貸金額兩百萬元,及最長貸款年限二十年,分別調高到四十五歲、五百萬元及三十年。有人認為是德政,我卻感覺,如此寬鬆的貸款若沒有厚實穩建的就業市場,及逐年調升年收入的支撐,恐怕是短多長空。

舉個例子,假設一名四十五歲的民眾,選擇貸款五百萬元、年限三十年,等於他接下來的人生,就要背著債務度過,三十年後還完貸款時,已經七十五歲高齡了,然而,他很可能退休已超過十年。
當政策存在這樣的選擇性時,就會出現這樣的貸款類型,除非設限,例如超過三十五歲不能選擇貸款年限三十年,否則會出現類似的貸款案件。
最關鍵的是貸款額度的過度放寬,相信未來會有不肖業者鑽此漏洞,在非大台北都會區推出總價只要五百萬元(甚至更低)的房子,讓民眾可享受免頭期款,百分百貸款,使沒有財力的民眾因貸款門檻變低,誤以為自已貸得起而承借,恐怕會變成另類的「次級房貸」,況且,三十年期的貸款繳交的本金加利息,遠超過二十年期。
過去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貸款年齡、年限及金額設定,有一定的道理,全面放寬恐讓民眾擴張信用額度,非但無助於打房,也有政府出錢幫忙拉抬房價之虞,若未來景氣不能有感復甦,貸款的青年、弱勢的工作收入,若無法隨著年紀而提高,恐怕人生將綁死在房貸上。
青年首購貸款加碼還有一個後遺症,生育率可能跟著再下滑,因為房貸額度高、年限長,年輕人極可能會被還款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不會考慮生孩子。
青年首購貸款加碼,買房子的年輕人可能難短時間增加,活絡了房地產,但中長期來看,法拍與銀拍屋市場也可能會增加(因繳不起房貸,房屋被查封),生育率也可能再下滑,失去了政府貸款給青年的美意。
因而筆者建議,與其擴大青年購屋貸款,還不如擴大興建社會住宅,或放寬青年租屋津貼申辦機制(增加補貼金額、年限或放寬申請門檻),對打房與協助收入微薄的年輕人成家更有幫助。
雲樵(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