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媽媽」讓陶瓷叮噹響

 |2006.07.17
690觀看次
字級

【本報頭屋訊】苗栗縣頭屋鄉隆發陶瓷工作坊負責人吳秋英,一談到投入畢生心力的陶瓷產業,眼神散發自信的光釆,也展露發揚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她計畫在全台各地開六十家分館,打響本土陶瓷風鈴名號,讓它成為台灣驕傲。

五十七歲的吳秋英原是玻璃工廠會計,因緣際會與友人創立陶瓷工廠,第一筆生意是來自美國的風鈴訂單,從此與風鈴結下不解之緣。個性好強的吳秋英,凡事求新求變,積極投入創新研發工作,已打造超過七千種造型的風鈴,熟客都稱她是「風鈴媽媽」。

走進吳秋英的工作室,琳瑯滿目的風鈴讓人驚豔,包括水果、海洋生物、幾何圖形和人物臉譜等系列,其中以海豚最受歡迎。

「陶瓷風鈴是藝術是文化,也是潛力十足的創意產業。」吳秋英語氣堅定地說,下一步計畫與草編、竹編等在地產業結合,激盪出豐沛的創意與商機。

本月初她已在泰安鄉清安豆腐街上,開設第一家門市,持續朝全台六十家分館目標邁進。面對商場壓力,吳秋英說,聆聽風鈴悅耳的響聲,就是最好的紓壓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