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本經】王俊欽賣茶 傳承家族精神

羅智華 |2010.11.24
4600觀看次
字級


對滿腹「茶葉經」的王俊欽來說,喝茶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影響他人生轉彎的重要關鍵。(圖/羅智華)

打開壺蓋、放進茶葉,王德傳茶莊商品研發總監王俊欽熟練地將熱水注入,不消幾分鐘時間,一杯茶香撲鼻的烏龍茶就上桌了。對一聊起茶葉就滔滔不絕,滿腹「茶葉經」的王俊欽來說,喝茶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影響他人生轉彎的重要關鍵。

「打從小,我就在阿公開的茶莊裡打轉長大。」身為茶商世家第五代的長孫,王俊欽笑著說,從小到大喝過各式各樣的茶,但當時的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接手家族事業,老爸更因為覺得做茶是老人行業,容易餓死,而不希望他繼承衣缽,反倒期盼兒子能另謀他職。

但或許是從小就在茶文化中耳濡目染的緣故,大學主修土木水利工程的王俊欽,卻逐漸在大學時代開啟了對茶葉文化的喜好,有事沒事就跑到圖書館借閱茶類書籍,他自我調侃地打趣說:「我每次看英文單字都背不起來,但跟茶有關的專業用語卻是過目不忘。」這樣的熱忱一直到他退伍後都沒改變,還曾不遠千里跑到雲南尋找千年茶樹,到杭州尋覓上好龍井茶。

然而,儘管對做茶興趣濃厚,但畢業後的王俊欽、第一份工作卻是進入國泰建設「起厝」、蓋房子,一做就是十年,從基層員工一路做到小主管。那時的他,雖然工作穩定、薪水優渥,但心裡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直到姊姊問他一句「你不是很愛喝茶嗎?為什麼不試試看呢?」姊姊的一番話有如當頭棒喝般,讓他開始認真思考改行賣茶葉的可能性,但喝茶與賣茶畢竟是兩回事。為讓自己從頭學起,他還在兩千年時因緣際會頂下永康街一間咖啡店,從端盤子、煮咖啡、洗杯子、接待客人開始,逐步累積經驗,為接下來的賣茶之路預作準備。

「台灣的傳統茶行已經夠多了,不差我這家,既然要做,就要與眾不同才有意義。」王俊欽說,他決定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從「品牌」做起,不只要賣好茶,更要藉此傳承家族多年以來所秉持的商道精神,將「王德傳」的品牌字號擦亮。

所謂萬事起頭難,王俊欽坦言,要打造一個茶葉品牌的確不是易事,從茶罐顏色和品牌基調,他和負責品牌行銷的姊姊不知討論過多少回,花了多少功夫,才讓「王德傳茶莊」的品牌之名正式亮相。形容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王俊欽說,創業之路得一步一腳印,才能讓企業馬步蹲得穩、走得遠。他表示,長期以來,台灣茶商最讓人詬病之處,就是茶葉價格不透明、產地不清楚,甚至還有不肖業者以越南茶代替阿里山茶來魚目混珠。

他強調,每個產地茶葉都有其特色,越南茶不代表就不回甘潤口,但賣茶的商家應該讓茶葉品種「名副其實」,不能因為客人不懂茶就呼攏過關。所以打從自創品牌開始,他就採取產地透明化的作法,在茶罐上明確標示茶葉產地,把每罐茶的「身家故事」講清楚、說明白。

「就像我阿公賣的茶葉一樣,茶不只要好喝回甘,更要有誠信。」王俊欽說,就像王德傳三個字所代表的意涵,要發揚的不只是歷史悠久的茶文化與生活美學素養,還要傳承祖父老一輩人「童叟無欺」的誠信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