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本經】劉婌珍 想把受助機會留給孩子

李祖翔 |2010.11.17
783觀看次
字級


劉婌珍(中)獲獎當天,帶著旭偉(右)上台同享榮耀。(圖/劉婌珍提供)
 

今年獲得傑出身心障礙者尊長表揚的劉婌珍,是台北市區公所社會課以工代賑、每日辛苦賺取五百元工資,晚上和餘暇時,還要當臨時工,賺錢貼補家用的苦情媽媽。

今年五十三歲的劉婌珍,從沒想過放棄身心障礙子女,即便媽媽、先生相繼過世,她也沒有捨棄兼父職、當孝女、作慈母的多重身分,反而把每一種苦都當成新的考驗。

劉婌珍和先生結婚後不久,生下了長男旭偉,並和媽媽過著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當孩子七個月大時,因為不明原因血管破裂,腦部開刀,半年後,再因為腦膜炎,從此成了中度智障及多重障礙的孩子。

雖然生活逐漸變調,但當旭偉上幼稚園時,劉婌珍卻不願承認孩子有智能障礙,因此錯失早療的機會,這件事,令她後悔莫及,至今耿耿於懷。

面對旭偉智能受損,劉婌珍從不曾氣餒,孩子上小學時,她請來木匠為兒子打造專用讀書桌,讓坐不住的旭偉能專心練習寫字、讀書,十二年來,旭偉一放學,媽媽就陪他溫習功課,練習使用計算機,補充課堂上沒學到的,所以旭偉在啟智學校,能拿到優異成績表現的局長獎,畢業後進入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恆愛發展中心繼續學習。

旭偉十五歲時,劉婌珍的先生因病過世,母親也失智中風,當時,劉婌珍的幼子才兩歲。「雖然政府特別聘用居家服務員幫忙照顧媽媽,但我還是得擔任多重角色,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快手快腳準備三人份的早餐,再趕緊送孩子去上學,然後回頭照顧媽媽。」忙著幫家人準備早餐,劉婌珍似乎忘了,其實自己才是最需要補充營養的人。

旭偉在社福團體家園中,有一位輕度智障併過動的同學,因母親罹癌即將過世而產生憂鬱情緒。有一天,這個孩子對劉婌珍說:「阿姨,妳當我媽媽好嗎?」沒想到,劉婌珍斷然拒絕,她對社工說:「不是我心狠,而是我『一定』會讓他失望,他不該承受同樣的事情兩次。」

正如自己的預言,劉婌珍經歷多年沉重的家計壓力和種種變故後,終於罹癌了。

當醫生診斷婌珍罹患乳癌的時候,失智中風的媽媽正好辭世,她承受雙重打擊卻沒有立即倒下,反而積極思考兩個孩子未來的路。她坦然的說:「大兒子有第一社福基金會的幫助,我很放心;小兒子,我和妹妹商量過,她願意幫我養,所以我也能放心了。」劉婌珍唯一的期盼是:兩個孩平安長大,成為有用的人。

想起兩個孩子,劉婌珍得到的快樂大於悲傷。「兩個孩子很貼心,這是我不放棄的最大力量!」她溫柔的笑說:每次出門去做工,旭偉會說:「媽媽辛苦了,媽媽騎車要小心!」讓她好窩心。而讀國三的老二,也會主動擔負起接送哥哥的責任,從不抱怨和逃避。

曾有善心人想捐錢濟助劉婌珍,卻被她婉拒。劉婌珍認為:「我想把受助的機會和福報都留給孩子!當我有天真的病倒了,希望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我的孩子!」劉婌珍心甘情願抱病做工撫養一家人,只為簡單又最實在的理由:「他們是我的孩子,他們很可愛,像天使。」

在劉婌珍身上,能看見一種最真實的母愛,這種「義無反顧」的力量,是一種忘我的努力,也是一個行動派母親,用愛築起一個最溫暖的窩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