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搶通,行駛的車輛以貨車、砂石車居多,有載運行李的空遊覽車(旅行團搭火車),因旅行業希望搭火車,台鐵預計加班車常態化,移轉大車的負荷量。
另外,有媒體報導,先前未通過環評的台鐵「北宜直線鐵路」計畫將敗部復活,立委憂心「蘇花改」迅速通過的事件重演,但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仍在進行替代路線的可行性評估,言之過早。
蘇花公路搶通後小轎車不多,應是大家餘悸猶存,還不敢走,至於貨車、砂石車居多是常態,因為貨物運輸要趕時間,只好冒危險行走。
不過,貨車、砂石車容易壓壞路面,使蘇花公路常需維修,對小轎車而言,貨車常違規超車,增加行路危險,因此,改變貨物運輸應該列入考慮。
北宜高速公路由於禁行貨車,所以行車迅速,危險性也低,蘇花公路或日後的蘇花改,能否比照禁行貨車、砂石車?貨物運輸其實應多利用鐵路,一來火車載運量大,二來不會有壓壞路面、危及一般車輛的問題,這在國外有很多例子。
「北宜直線鐵路」能否敗部復活,是鐵路貨物運輸的關鍵之一,環評雖然不能草率通過,但若北宜鐵路能截彎取直,縮短行車時間,再由宜蘭轉接花東線鐵路到花蓮,應能讓廠商、貨運業接受。
大陸近年大量興建高鐵,行車時間大幅縮短,連美國都要取經,台灣限於地形,也許無法多興建高鐵,但如台北花蓮間的太魯閣號火車,行車時間只要兩小時,因此若能發展至鐵路運輸,相信會是最理想方式,政府及環保團體應多往鐵路思考。
王啟方(宜縣頭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