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碧華
找明星做活動代言,整體可呈現一種星光閃閃的氣勢與魔力,吸引群眾注意,效果當然跟著加倍。從國際大賽到地方性表演,從商業到公益,明星成為活動中被群眾追逐的身影。事實上,「花博」動員了伍佰、五月天、林志玲、SHE載歌載舞,「聽奧」邀來庾澄慶和張鈞甯擔任代言,F4當紅時,也為新聞局拍攝觀光短片,這些活動的確都因巨星的加持,壯大了聲勢。
借用星光來襯托
公益活動亦不例外,為引起社會關注,也必須借用星光來襯托,達豐公司企畫劉廷雨說,發出採訪邀約,媒體先不問內容,最關心有沒有大牌來站台,還非得有話題才爽快答應,否則就簡單回說,寄新聞稿來就可,曝光是否有望,全看大明星的號召力。「如果正好幸運碰到宣傳期,通告好敲,邀請明星做公益,擇日也要撞日。」
換句話說,公益獻愛靠時機,既要假期,也需檔期,除非像林志玲和「六分鐘護一生」的合作關係,人不在台北,都還要委託王曉書代打,獻愛的情誼既真又深,否則多半以宣傳波段做考量,在公益活動露臉的時候,意味著藝人的作品也要隨之而後問市了,一連串的安排,無非也期待達成「魚幫水,水幫魚」的雙贏。
喘息充電推陳出新
就演藝生態來看,波段式的宣傳安排的確使藝人有時間充電而不斷推陳出新,當某位好久不見的王牌又宣布要為老人募善款,為弱勢謀福利時,這無異意味著他們將有新作發表,是即將現身的前哨與暖身。也就是說,明星投身公益有時間性與條件性,無法隨時隨地亮相。當他們閉關練歌、排戲時,活動邀約就要等檔期,非準備妥當,否則不會公諸於世,即使非商業的公益能為形象加分,和新作品相輔相成,也要配合波段才放行。
「超級星光大道」崛起的中美混血帥哥倪安東,上周一擔任麥當勞公益大使,小朋友跟著他唱和,現場燃起朝氣與活力,即是他為唱片即將首播而接下的暖身通告,除了曝光,還是曝光,歌手若只打歌一途,力量未免薄弱,把代言、公益等串起來套裝,才是完整的曝光規畫,讓藝人像商品,區隔出淡旺兩季。
「零零碎碎的曝光對藝人有害無利,他們必須在演出與演出之間,有一段剛剛好的空白。」華研唱片企宣大飛說,空白的時後就去遊學、練歌練舞或到內地做商演,避開主戰場,營造一種期待,形成一種態勢,即便發心做公益,也要按行程走,不容隨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