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只是老闆太太推廣的一份報紙,我把它當作是老闆交待事項面對,直到發生了金融海嘯!
銀行是個很現實的環境,我每天想的都是客戶口袋中的錢,想看的報紙不是《經濟》就是《工商》,假日也只看《商周》或《今周》,即使我聽老闆夫人的建議訂了報,每天也從來不去閱讀,直到雷曼倒了!
每天出門是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行內一早就會不斷湧入咆哮或情緒不定的客戶,同仁害怕到連接電話的勇氣都沒有,而我是分行經理,完全沒有逃的理由,客戶對我更是不客氣,那陣子連回家都會擔心會不會有失控的客戶在家門口出現,心中一直無法平靜,在發呆的當下,我順手拿起一份《人間福報》,那期的「人間萬事」專欄剛好講到有關這次金融風暴人們的心態與心情,彷彿這陣子的委屈找到了出口,我又多讀了幾份,從「貪」字著眼到人心的「貧」,完全觸動我找不到解藥的憂慮,原來生命的很多現象,我們是可以用清明的心去找到簡單的出口,而熬了多日的苦,其實就在每天清晨信箱等候的報紙可以得到舒緩,我錯過太多!
長期在業績與名利中追逐的人心,很多問題都是因心念的糾結而滾成球,因著有這樣的啟發,我每天都期待能在這份報紙中找到新的重生,只要讀到有所感,我還試著跟孩子們分享,在分享的過程,都會感到有愉快的氛圍,念頭忽轉「我的客戶也許也需要這樣不用言語的撫慰!」當下,我把所有報紙中讓我感動的文章,從「人間萬事」到「另類財富」都整理,全部一篇一篇的移到分行的桌面上,我認為這樣的福分是不該獨享的。
客戶來來去去,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誰會去看,但我每周仍會換上新的分享,當有客戶看到新的故事,竟喜悅地告訴我「有新的!」我的心情好激動,原來人性是那樣柔軟,我們多一份用心,是很容易找到有共鳴的人!慢慢地,客戶跟我要資料,接下來,學校的老師拿來作讀書會的題材,當別的分行仍在處理不斷湧入不理性的客戶的同時,我的分行卻奇蹟式的發生善的循環,我們從故事中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那樣近 !我的心態也有所調整,雖然不見得能達成公司的使命,但我們卻找到了心中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接下來我又調了分行,而陪我到新分行就任的仍是這一份報紙,我仍然在行內的桌面上張貼好的分享,只期待在客戶等候的同時能有不一樣的幸福與心境,我們處在銅臭味重又最現實的環境,而金融風暴這二年,我從「人間萬事」專欄體會到所有的「萬事」都來自於「心」,我帶著一群為五斗米留在銀行的人,我只告訴他們「凡事出於善念,必能逢凶化吉」,我的心好清好透,不再是虛華的快樂,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我在塵世間遊走,卻也是在凡塵中修練,因為我讀《人間福報》懂得玩味「人間萬事」!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