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縣訊】現代版「孔融讓梨」在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真實上演。老師為三年級十二名學生申請到免費的三天二夜「故宮賞藝之旅」,學生得知六年級學長多無法負擔畢業旅行費用,導致畢旅取消,於是將這趟難得的出遊機會全部「讓」給學長,傳為佳話。
位處偏鄉的水泉國小,清寒家庭學生比率接近一半,三年級導師陳建宏在屏東縣教育處網站發現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舉辦「故宮賞藝之旅」,為三、四年級學生爭取到三十二個名額;在三十二個孩子開心的同時,六年級十九名學生卻心酸酸,因為有十二人的家境不允許,負擔不起四千多元的畢旅費用,因而取消。
「畢業旅行一生只有一次,我們把去台北的機會讓給六年級學長吧。」畢旅取消的消息傳開後,校園彌漫一股低氣壓氣氛,小三生葉美娟向陳建宏提議,願把機會讓給家境清寒的學長,老師徵詢同學意見,稱許是「成就他人」的美德,全班一致通過;東元也被孩子感動,再增加七個名額,讓小六生全部成行。
「搭高鐵、看故宮、逛花博、逛動物園,想到就興奮。」因家境因素,小三生謝玉珠只有一次到高雄玩的經驗,她笑說:「到台北玩,作夢都在想,班上一致通過讓給學長時,心情由興奮轉為失望,但學長畢旅夢因我們的『讓』而實現,也被他們的雀躍、期待的心情感染。」
「學弟妹的承讓,讓我們實現畢旅夢,我一定要帶零用錢買小禮物,好好感謝他們。」清寒家庭的小六生陳佩君,付不出畢旅費用,她說,要帶著六年來省吃儉用存下的二百多元,買份小禮物送學妹。
中國文化教材內容的「孔融讓梨」故事,源自《三字經》的「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未納入國小教材。校長鄭志隆認為,小三生將難得的出遊機會禮讓小六學長,是絕佳的品德教育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