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熱錢 央行須積極控管

高明華(高雄市/進出口業) |2010.11.08
500觀看次
字級

美國期中選舉,執政的民主黨大敗後,聯準會立即推出「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預計再從公開市場買入多達六千億美元的政府公債,目的在藉由幾乎等同於直接印六千億美元鈔票到市面流通,製造資金寬鬆假象,刺激民眾擴張消費,及企業增加貸款意願,達到提高就業率和促進經濟活絡的效果。

這馬上造成國際股市大漲,卻也使得許多亞洲新興國家央行總裁睡不著覺,因為一場因弱勢美元而起的熱錢大戰,即將在亞洲展開,應變措施若有閃失,可能讓國家遭慘重損失。

經濟學基本的原理,是多數人追逐有限的資源,及當政府發行過多的鈔票,物價也會隨之上揚。美國為了降低失業,增加出口以挽救民心,採取非傳統的險招救市,似乎情有可原,然而世界經濟必須維持動態平衡,絕非單一國家可置身事外,或不顧一切橫加破壞。

自工業革命以來,失業問題一直是各主要經濟體的夢魘,現今因中國及越南、印度等國蓬勃發展而益形複雜,美國此次的措施,不但向全世界承認,美國已是強弩之末,全球經濟霸王地位不再,而且自私的作法,會將熱錢逼往亞洲,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再次飆漲,不但造成各國搶購,拉大世界貧富差距,最後是資產泡沫化,無人倖免。

筆者認為,熱錢入侵台灣勢所難免,央行對因應之道,總是說會逼退不符合以投資台股為名義申請入台的外資,意思就是只要外資匯入台灣投入股市,政府就不聞不問,可是,難道股市的價格不必取決合理的本益比,及維持一定的風險控制?

筆者十分擔心,國際熱錢肆無忌憚地炒作股市,等股市泡沫即將形成,再一走了之,造成的傷害誰負責?如果央行只靠匯市收盤前的干預,及對外資進行道德勸說的老套,恐怕很難戰勝這一波國際熱錢攻勢。

呼籲央行應更積極疏導來台的國際熱錢,用於實際上有助經濟發展的投資,而不是以投資為名,炒作股市或房地產等可能造成泡沫經濟危機的投機行為;央行既然口口聲聲說對國際熱錢來源和動向瞭若指掌,相信應該不難做到控管。

高明華(高雄市/進出口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