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過飢餓滋味 何思模裸捐濟世

整理報導/編輯羅佑純 |2010.11.07
476觀看次
字級

「在我有生之年所創造的財富,全部都要捐獻給慈善事業。」揚州東方集團董事長、廣東易事特電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十月二十五日在東莞十大慈善人物和企業家代表座談會,豪邁地許下「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承諾。

何思模是繼中國首善、黃埔再生資源利用集團董事長陳光標後,胡潤富豪榜上第二位公開表達願將財產「裸捐」的企業家,也是廣東省首位表態「裸捐」的富豪。二○一○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上,何思模的身價已高達到十四億元。

童年曾食不果腹

何思模,一九六五年二月出生於安徽農村,童年時光經常食不果腹,但從不向悲苦的命運低頭。他十六歲入伍,十七歲喪父,二十四歲即在揚州貸款三千元,躊躇滿志地承包了一家國營企業,準備放手一搏。手頭沒太多周轉金的何思模,有次為了要去雲南談生意,他不但買了最便宜的站票,從上海站了兩天到雲南,盤纏用盡的他,還為了不在預算內的會費跟請人吃飯談業務的錢,去垃圾桶撿寶特瓶回收、在火車上賣過兩次血。

「努力創造自己的人生」,過往篳路藍縷的生活經驗,時刻激勵著何思模在創業過程中始終堅持「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理念。

在何思模帶領下,易事特電源公司重視創新、嚴格管理和投入研發。由於物美價廉,產品頗受市場歡迎。因此,易事特從當初十二人、三千元起家,歷經二十年的迅速發展,如今發展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易事特在大陸設有一百五十二個分公司和辦事處,三百零六個技術服務機構,在海外設有五大行銷管理中心,擁有業界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首枚「中國馳名商標」,是大陸UPS電源行業強力進軍國際電源市場的標誌性企業集團。

去年金融危機來勢洶洶,何思模的易事特銷售不但大增六成,還一躍成為國內同行業的翹楚,為「神舟」太空船、青藏鐵路、全運會等供應專業電源,不但成就了一段令人歎為觀止的創業傳奇,也讓當年的窮小子一躍而進入胡潤富豪榜。

即使身價十四億,何思模仍過著儉樸生活。名下沒有房子的他,住的是兩室一廳的公司宿舍,天天跟員工在餐廳吃飯,出門都是自己開車,即使搭飛機,也都只坐經濟艙,而且還訂早晚折扣最多的機票。

深受佛教「空」影響

「我創業的時候非常辛苦,有幾次瀕臨破產;還好創業二十多年來,社會、員工的關愛和認同,我才有今日的成就。因此,回饋社會是理所當然,也不是多崇高。」虔誠佛教徒的何思模,時刻懷抱純淨而真摯的感恩心。

何思模的奶奶是個典型的佛教徒,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燒香拜拜,晚上還要用香油拜灶王爺。奶奶如果聽到人家有什麼事情,就會說:「哎呀,我們要幫幫他們。」在奶奶的的耳濡目染下,何思模更把佛教徒應「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正信思維放在心上,不斷地提醒自己,只要有能力,就要幫助人家。

「從佛家來說,我做好自己,不要非議他人,佛祖會看得見的。」

家裡供奉觀音的何思模,不論去哪裡,只要他知道附近有寺廟,一有空就去頂禮膜拜;而且只要一有空閒,就會邊撥弄手上的佛珠,邊默念經文、誦念佛號,「我不是為了念經而念經」,即使在慈善日晚宴上,他還是把握時間誦經。

「我是個佛教徒!」何思模強調,「佛說,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既然如此,他決定死後不要帶走任何東西,把所有財產全部奉獻,讓自己的人生畫下一個很好的圓。

慈善傳家

兒女支持裸捐

「我是白手起家,當然希望我的孩子能超越我,我希望以後我們父子在北京走路時,人家會指著我說『他是何家的爸爸』。」何思模早已跟兩個小孩講清楚,「你們有能力,是不需要財產的;若你們沒有能力,給你財產也沒用。」

很久以前,何思模就想在身後把所有財產捐給「百年東方基金會」。因此,他在家裡定下一個規矩,小孩十八歲以後,只要跟他拿錢,都是要寫借據,「因為他們用的錢,都是基金會的錢,所以借用的錢都一定要還。」

在何思模的嚴格教育下,他的大兒子何家目前在易事特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何思模沒讓兒子當空降部隊,反而要他從最基層的行銷人員做起,現在是北京公司的經理,一年有近一千萬的銷售額。而他的另一個小孩,則在加拿大念書。

四十五歲的人生歲月,何思模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能幫助他人,在身教的薰習下,他的兒女也深受影響。有一次公司有位員工家裡發生變故,公司號召大家樂捐。何家慨然捐了三千兩百元,把他工作後的第一個月工資全都捐出來。

熱中公益

默默行善多年

「創業的時候非常艱難,有幾次瀕臨破產。當時我就想,如果有人幫我,或者我事業成功了,我一定要回報這個社會。」

在易事特成立二十周年時,何思模給所有員工一封信,上面即清楚表明「有生之年創造的財富,都要捐獻給慈善事業」。

心懷感恩的何思模,多年來捐助各類公益事業的善款,已超過五千九百多萬元。不但如此,他還是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東莞市慈善基金發起人之一,去年五月他投入一千兩百萬元,與廣東省慈善總會簽署廣東省第一個以企業冠名的慈善基金—「廣東EAST易事特慈善基金」。

易事特員工表示,何思模很關心家鄉,每年都回老家過年,雖然還沒在安徽投資,但資助過很多貧困大學生,甚至是捐建希望小學、救助一些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

揚州大學副校長陳耀教授表示,揚州東方集團是揚大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自動化等系的實習單位之一,該集團於十二年前就在信息工程學院設立「易事特獎勵基金」,分成獎教金、獎學金、助學金三種,分別獎勵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自動化等專業取得優秀表現的教師和學生,並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連續十二年予以獎勵,今年共有兩名教師和二十名學生獲得獎勵和資助。

「易事特公益基金是為員工而成立」,何思模表示,十幾年來,工廠資源回收後所賺到的錢,以及員工發心捐款的錢,都會放到公益基金裡,目前基金會裡面有幾十萬元,只要員工家裡有困難,都可以跟基金會申請。

事實上,易事特基金會是因為江蘇揚州廠有一名員工罹患肺癌而創設。何思模回憶說,當時為了讓那位員工安頓家裡,他決定成立公益基金,提撥七、八萬元給那位員工,還安排他本來沒有工作,且沒有文憑的太太,擔任大門警衛的工作,讓他可以心無罣礙的離開。

「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不是賺很多錢,而是看著員工從學校畢業後進入公司工作,然後成家立業,甚至還有員工的第二代也進入易事特工作。」何思模每年資助念書的幾百個大學生,會向他報告「我的學業成績怎麼樣」,甚至還有人拿獎狀給他看,他就很開心。只要看著身邊的人很開心,何思模就會覺得開心。

百年東方基金

續承何思模心願

何思模計畫六十歲退休,專職做慈善工作,或是到大學裡講課,與學生分享自己生命的起落和轉折。

「百年東方基金主要是做助學,其次是吸引更多兩院院士、海外頂尖人來東莞工作,讓他們能參與東莞的建設和發展。」何思模堅定的說,他創造的所有財富,當他走了,就屬於公眾的了,全部捐給百年東方基金。

為讓這項善行永續經營,何思模擬將易事特生產的利潤,做為百年東方基金的基本資金。該基金不但交給市信託公司增值,每年還會再投入企業發展收益,讓它滾動增值,成為慈善公益事業的雄厚資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