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周一轉型公司,當天信誓旦旦地說,要砸三十億元讓桃機擠身世界前十大,言猶在耳,周三就接連跳電兩次,造成千餘名旅客受影響。
桃機說是台電變電所跳電所致。我非常佩服桃機,特別是管理階層,當出了狀況時,總可找到開脫的理由,這次跳電說是台電害的(尚有待查證),卻不提自己的備用電力系統只能供部分照明。
而之前的空橋倒塌,說是品質不良,是空橋公司的問題,卻不提驗收、維護問題;屋頂漏水,是因進行改善工程,卻不提當初擅改設計師的設計圖之事。
飲食太貴又難吃,是進駐廠商的問題,卻不提管理費偏高;廁所堵塞,是有心人破壞…,總之,都是別人的錯。
知名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在著作《從A到A+》中說,優秀的經理人像鏡子,看到問題會自我反省;傲慢的經理人看到問題則像窗戶,總會設法看出、找出可讓自己脫身的藉口
;台灣首富郭台銘也說過「失敗的人找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
桃機不斷出狀況卻無法改善,我想大家都知道,是管理人與組織出了很大問題,不但管理不善,制度也有缺陷,所以只能消極被動處理狀況,無法積極主動找出病灶,徹底根除。
而且,一個組織要運轉就得有隨時面對意外狀況的準備,事先演練,並順利解決,如果做不到,還說要躋身世界前十大機場,豈不癡人說夢?
桃機的問題不是轉型改名就能解決,如果不改革組織或管理,說得難聽點,簡直就像民間的「沖喜」習俗,但若不能去除霉運,恐怕接著會怪風水不好了。
桃機轉型就應徹底轉變,必須立刻全面、有系統的體檢,無論是組織設計、人員配置管理,及設備狀況、供應商狀況等,從軟體到硬體檢討改善,否則恐怕再轉型十次,還是會出狀況。
程軻(北縣中和/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