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來,不論寒暑春秋,不論人在職場還是在家裡,我總是在清晨五點半左右起床,帶著一夜熟睡過後的清明腦力,進廚房煮壺熱水,轉身到陽台按下洗衣鍵,和綻放的蘭花在黎明清風中說上幾句話,然後捧著剛沏好的鐵觀音或美麗琥珀色澤的錫蘭紅茶,坐在桌前,開始細細地想:今天我還能為我的孩子們,做些什麼愉悅的、感動的或健康的事情?
是不是可以寫封短箋,放在她們的便當袋裡,說一些今天校內鋼琴比賽不要緊張的話語?讓她們上場演奏前,得到一點母親的隔空溫婉凝視,安踏上舞台?
是不是要抽點空,在今天午後的學校打掃時間,去看Nana是怎麼和同學們一起清掃馬桶?他們清得乾淨嗎?孩子的經驗不夠,動作難免不夠細緻、比較粗率,會有汙水濺到他們的身上衣上而不自知嗎?這差事他們樂在其中嗎?
是不是該上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官網,瀏覽一下他們最近是否又規畫了什麼有趣的自然科學營隊,要把握時間搶先報名呢?國家級的科普兒童營,經常有最精采、最專業、收費最合理的老師與課程。
今天下午的點心,要為他們準備什麼好呢?蔥燒餅加Milla最愛的酸梅湯嗎?還是Nana最愛的乳酪片和季節水梨?我堅持要讓飲食的美感教育,落實在他們的小小靈魂裡。這將關係著一輩子,當有一天她長大脫離我的羽翼時,她有能力、有兒時記憶、有正確知識,選擇用美好的食物,來安慰或取悅她滄桑的靈魂。
Milla的聲音好,也有上台表演的欲望,最近是不是應該要幫她找到一些校外的演講比賽,讓她有機會去鍛鍊上台的儀態和組織講稿的能力?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擁有敢於發表的勇氣和演說的技巧,不論她以後做什麼工作和職位,可都是一項大能力。
這個星期三下午的放學時光,要不要把功課先放一邊,帶兩個女兒去爬鯉魚山?讓她們在山中的小溪澗、冷泉裡泡腳,吃水果、讀小說,內化孩子們心中對大自然的感受力呢?聽過微風的聲響,不僅心中可以得到平靜,面對著黑白琴鍵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彈出細微的、有靈性的弱音。
帶他們去我常去的咖啡館吧!孩子都好奇媽媽的日常領域。帶他們去便利商店,學著辨識幾種不同茶飲料的售價、成分和產區吧!這禮拜該帶他們學著解讀家裡的瓦斯和電費帳單。或是,帶他們一起去採買爸爸即將來臨的生日禮物吧!生活上總有好多好多的事,要與孩子們一起分享、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動。
(資料提供/圓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