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誕生
孟子曰:「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生者也。」──〈告子章句上〉
讀懂名句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生物,放在太陽底下晒一日,又接連地凍個十日,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可能有植物能夠生存、生長的。
名句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知識發展很蓬勃,因此也就衍生許多教人如何念書學習的勵志文章。儒家在關於「如何學習」這方面也頗有心得,除了開山祖師爺孔子提出很多精湛的關於教育的看法外,孟子也繼承了他的遺志,當起「孟老師」,每日諄諄教誨起來。
大致上,孟子是有當老師天分的,因為他擅用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比喻;或挖苦、反諷的方式,來表達他的主張。而本篇名句之時代,孟子的受教學生據說是齊王。
有一天,喜歡管人閒事的人跑去找孟子,半嘲笑地說:「看來你這個老師也不怎麼樣吧?齊王受教之後還是跟從前一樣笨!」孟老師聽完既不氣喘也不臉紅(不怒不火),而是娓娓說道:「大王的笨,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縱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晒了一天,就又讓它挨凍十天,它哪裡還活得成呢。」
孟老師繼續說:「而我和大王之間就是這種情況,我們兩人相見的時間太少。我一離開大王,那些「凍害」他的奸邪之人就立刻跑來,即使大王有一點善良之芽剛剛萌發,不也稍刻就被他們凍殺了,我能怎麼辦呢?」這抗辯是不是挺有說服力的?
還沒完呢,孟子接著又舉例:「又好比下棋,雖然只是一個小技藝;但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也是永遠學不會的。像弈秋是全國有名的下棋高手,今天叫他同時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致志,非常認真地在聽弈秋的指導;另一個雖然也在聽,但心裡面卻老是又想著如果大鵬鳥飛來的時候要如何張弓搭箭去射擊牠。結果後者的射擊大不如前者,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答案很明顯:當然不是。」
孟子反覆的舉例,就是為了說明做事要認真、持之以恆,「做一天、休息十天」,是永遠別想成功的。而後人則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簡化為「一暴十寒」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