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重現往日丰采
設在宜蘭蘭陽別院七樓的「星雲大師常設展」,展示了一輛慈愛幼稚園的娃娃車,旁邊泛黃的片中,可看見一位奮力踩踏的年輕人,後面的娃娃們或張頭外望,或舉手揮動,彷彿在吆喝著:「呂爸!騎快一點!」「呂爸!加油!後面的車子要超過我們了……」
小朋友天真無邪的聲音在黑白的照片中顯得特別有精神。沒錯!在那個年代,宜蘭是一個非常純樸的地方。星雲大師便在這裡開始弘法的。當時娃娃們口中的「呂爸」--呂大福居士於此因緣,皈依了大師,並與佛光山結下一生不解之緣。
故事多
堅信佛祖保佑
兩年前第一次到蘭陽別院,覺冠法師帶著我們參觀別院的環境,提到慈愛幼稚園舊址有一尊楊英風雕塑的佛像,我們很感興趣,便請法師帶我們去參觀。當時一位精壯結實的老人剛從資源回收車下來,與法師親切地打招呼,便是合掌一聲「阿彌陀佛!」經年勞動的手掌,似乎合不太緊,皮膚也略顯滄桑,但笑容卻是如此燦爛,開口笑著講著就一直停不下來,我們也覺親切。
隨後到了阿彌陀佛像前,呂爸便俯身跪拜禮佛,起身後與我們講起他的感應事蹟,大略是一次工事中頓然失足,僅以手臂撐持良久,其堅信若無佛祖保佑則命不保矣。事後偶與別院師兄聊起,都說呂爸的故事很多呀!有時候要制止他,不然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當時我們笑著說「是」。
後來再見到呂爸,總是在別院法會或是午齋時,用齋前他一定禮佛,並開心的用餐,偶爾旁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呂爸都會親切的談起他的學佛因緣。今年過年,又一次見到呂爸於用餐時,稍顯落寞,精神不似以往,暗自想說人之精神往往是一陣一陣的,也就沒太注意,不料四月下旬即傳往生訊息。
有信仰 走過艱困年代
呂爸這一代的護持居士,從台灣最艱困的年代一路走來,苦是吃多了,但心中有信仰,每天過得都很快樂,且與別院的法師及師兄、師姐們敦睦和諧,相互扶持,因此在精神上是平順的。記得有一回大師來蘭陽別院,呂爸合掌和我們這幾位年輕人恭候大師,開心的樣子好年輕呀!他說:「不知大師……甘夠ㄟ記得我嘸?」一點點靦腆,一點點害羞。
人生是無常的,佛法要我們看透生死,不畏懼,不害怕,正面積極的對待死亡。只是想到,一位本來經常會出現在別院,模樣完全像是宜蘭在地質樸形象的一位老居士、老頑童,就離開了,難免會有些回憶浮現。但我知道呂爸當年腳踩娃娃車的樣子,那樣認真、專注、懇實的少年郎,會一直留在佛光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