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熱愛料理到那種程度,廚房一直是媽媽為家人付出愛心的基地,舊時代,婆媳手藝在此柔性競技,還被形容為
「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這兒,是發揮創意,張羅三餐的戰場,複雜或簡單,優哉遊哉或叫苦連連,輕鬆寫意或汗流挾背,全看廚房的設備與規畫。
廚具達人劉謙玉認為,廚房何需大,夠用且善用就好:「廚房具不要貪圖大件,趕新鮮的買下雙爐灶,歐式除煙機,都沒必要,一個爐灶,再加個電磁爐,兩代同堂都沒有問題。」單個大水槽也很夠用,雙水槽不僅佔用空間,還因為分割成兩塊,大一點的炒鍋蒸鍋刷洗反而不方便。
細節設計是重點
劉謙玉認為,一般舊式公寓將廚房安置在「不見天日」的後方,媽媽們總是得窩在狹長擁擠的廚房裡張羅一家大小的三餐,時代進步後,改善廚房就是對媽媽的愛,動線、光源與設備得以全面更新。
台灣人愛台式料理,大火快炒是家庭主婦功力的基本發揮,一定會產生油與煙。「方正寬敞的廚房空間格局,雖令人萬分嚮往,時下最流行的開放式廚房也帶來居家夢幻,但是,開放式廚房管不住油煙四竄,怎麼辦?」酷愛居家擺設的黃湘提出撇步說,簡單的加上一道玻璃拉門就可以解決油煙的問題了。
「開放式廚房不但充分運用了空間,還可增進家人之間的交流。」她說,自己在廚房料理美味時,在客廳玩耍的小女兒隨時叫她,她也隨時傳去一聲,寶貝,真乖,母女對話的趣味,這時候最濃。先生回家了,貼近自己坐在吧檯邊,一面看報一面和她有的沒的,說一些閒話。「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就在這一段,大家肚子餓了,食物的香味漸漸由廚房瀰漫到整個空間。」黃湘說,如果把自己關在舊式狹窄的廚房,日子怎麼優雅得起來?「一個廚房,容得下一家人才是流行。」
下鍋炒菜最快樂
為物件的安排花點腦筋,各就各位,廚房就可變天堂。像鍋具、鏟子、攪拌匙、調味罐等,都該放在瓦斯爐附近;清潔用品則放在水槽周圍。「洗碗槽正前方牆面,可以釘一條橫桿,掛上附了掛鉤的儲物罐架,架高收納籃的框架,把洗菜籃往上一架,洗菜時就能隨手把食材先安置在籃子裡,底下騰空的空間還可放些小雜物。」
下鍋炒菜是件快樂的事,黃湘將鍋蓋擺在最近的位置,用一個鍋蓋立架把鍋蓋豎著放,觸手可及。「我喜歡買餐具,總是把櫃子塞得滿滿,找東找西,像無頭蒼蠅,其實,把餐具雜物分類收納,像處理衣櫃一樣就好。」隔盤與淺盤放進去,筷子湯匙刀叉小碟,全都能分類排排站好。金屬做的盤架,平常不用的盤子,若是尺寸相同,就可層層疊高,固定在架上收好。
黃湘說,通常流理台旁邊的抽屜,最下面一層最深最高,可收納碗盤,但若是不塞滿或好好固定住,拉開抽屜時碗盤左右晃動,可移動的磁鐵棒,可與金屬底板的抽屜配對,吸力超強,碗盤疊好後,棒子移到周圍靠上去,就是餐具的好靠山。同樣也可以固定容易左右傾倒的酒瓶或醋、醬油瓶。「將廚房用品,收進流理檯上方的吊櫃時,上輕下重、上小下大是原則,重的東西墊底,上頭再堆輕的東西,取用時才不會頭重腳輕摔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