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領導學習 不考不念 學力堪虞 12年國教課綱 應設計增加興趣、訓練自主學習內容
教育部長吳清基出席全國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工作總檢討會時表示,隨著國中基測將走入歷史,他擔心,未來沒有基測的升學壓力後,學生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認真讀書。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認為,教長「太小看孩子了」,很多孩子不是為考試才讀書;但教長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目前是考試領導教學及學習,不考不教、不考不念基測走入歷史後,學生沒有考試壓力,老師督促也會減少,國中生的學力的確堪虞。
不過,筆者認為,仍有避免的方法。規畫十二年國教時,本應思考在沒有升學考試壓力後,該給國中生什麼樣的嶄新教育,畢竟,考試領導學習、教學多年,一旦不考基測而且實施十二年國教,國中教育必須轉型,如果擔憂學生不讀書,就應該在規畫課綱時,設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容,讓學生擺脫為了應付考試的被動學習,並訓練學生自主學習,將讀書內化為習慣。
況且,目前還有基測,已有國中生因學習成就低落而中輟,更有因考試壓力產生學習疲乏的「有考試,不念書」學生,如果課綱內容能引發學生興趣,也能減少問題學生。
此外,即使不考基測,免試升學也要有篩選標準,因而學校還是會有段考、學力檢定或學習評量,老師可視結果,對學力較低學生補救教學。
考試領導教學、學習是錯誤的教育,改革必有陣痛期,教長既然擔心學生不考試不讀書,就應該周詳規畫十二年國教方案,不要重蹈一些教改方案愈改愈糟的覆轍。
王立藻(高雄市/教育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