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萬和宮 展民俗手工藝

郭書宏 |2010.10.27
82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為推廣在地民俗技藝,三級古蹟台中市萬和宮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舉辦「南藝之光」聯展,展出南屯地區五名工藝家,各自運用雕刻、編結、穿鑿等多種手工技藝,結合金屬、琉璃、漂流木、竹子等不同素材,融合傳統閩南文化與原鄉文化,展現多元豐富的工藝之美。

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萬和宮,為國家三級古蹟,廟宇雖占地不大,但建築精巧、巍峨秀麗,處處洋溢漳泉地區傳統建築風格,充滿宗教藝術之美,還設有文物館及全台唯一的「麻芛文化館」,「南藝之光」聯展呈現在地的民俗手工藝品。

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表示,此次參展的五位工藝家為擅長金工飾品的王夏滿、串珠的何美蘭、珠繡的麥秀貴、木雕的黃國佑,及竹藝的林煙朝,其中何美蘭、麥秀貴與黃國佑為原住民,使得此次展覽融合傳統閩南文化與原鄉文化。

嶺東科技大學科技商品設計系講師王夏滿,以傳統生硬金、銀等金屬為創作素材,用創新的設計概念及不凡的雕工,創作造型獨特新穎的作品,深受年輕人喜愛;而南屯在地陶藝家林煙朝,除拉胚陶壺聞名外,其竹編藝術亦獨樹一格,巧妙地將竹編與多種素材結合,更襯托出不凡巧思與手藝。

現任台中市原住民婦女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講師何美蘭,從部落生活取材,將原住民圖騰融合現代創意,用琉璃串珠作為家飾,「原」味風格十足。

同為原住民的黃國佑,則發揮祖先傳統智慧與精神,運用漂流木來做創作素材,其作品看似粗獷,卻隱含細膩雕工,用雙手一刀一刀刻出原住民圖騰及靈魂。

魯凱族藝術家麥秀貴,隨處可見她將雕刻、編織、珠繡、十字繡藝術,運用在服飾、家居用品、裝飾品等生活用品上,尤其她精湛珠繡點綴成華麗的服裝與璧飾,充分展現原住民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