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分族群 孰令致之?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 |2010.10.25
716觀看次
字級

梅姬颱風與東北季風帶來的暴雨,讓人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感受救難人員的偉大,還顯示人類良善的本性,體會政治的醜陋。

救難人員冒生命危險,搶救生還者,但居然還有人抱怨,直升機先救「阿陸仔」,不是救台灣人,這種說法無知又無情義,教人痛心。

救難人員冒險救災,在他們眼中生命是等值的,何曾分大陸客或台灣人,救災公義無私,軍方澄清以老弱婦孺優先,馬總統也駁斥說,這是正確的抉擇,只有扭曲的人心才會刻意分別。

氣候異常,天災頻仍,當大地反撲時,絕不會分辨動物或植物,更不會畫分種族或宗教,透過器世間的律動,給予平等的待遇。面對天災很無奈,卻能考驗人的慈悲與自私,此時需要眾生平等的心態,這是救難者的職責和使命。大家若不健忘,台灣遭逢九二一大地震及八八水災時,外國有許多救援團體參與救難,他們可曾因我們是黃種人而放棄呢?

這事件足以顯示形容一個人度量狹小、不知感恩圖報的「雞仔腸鳥仔肚」台灣俚語意涵,但我相信這不是抱怨之人的本意,而是受政治意識形態的洗腦,對陸客產生怨恨,卻忘了救難人員的搭救之恩,所以始作俑者是挑撥融合、分化族群的政客。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