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連續傳出四名正副教授涉詐欺被訴,除了讓學術殿堂蒙羞,更重要的是政府努力推動大學成為國際一流頂尖大學的計畫明顯出現了漏洞。
讓人更覺得疑惑的是成大在處理所有「出事」的老師案件時,校方啟動三級機制評議竟全都續聘,人評會所持的理由都是因司法尚未判決確定,加上當事人強調沒有犯意,校方仍決定續聘。這樣的運作下與結果,人評會不是成了形式工具?要不就是學校有意袒護?成大如果不斷然處理的話,這四個案例就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教師本身出問題,已涉及到適不適任的問題,學生是否能夠再度相信這名老師?而成大的處理方式等於是沒有處理,無疑的也是變相的縱容。若是有老師覺得這些出事的老師都沒事,那麼是否我也可以有樣學樣?學生看在眼裡,老師可以犯法,這樣的教育不也等於做了錯誤示範嗎?
一流頂尖計畫不是散財,不是補助。應該是一種榮譽,一種鞭策。但是看起來這個計畫的管理是該重新再檢討,不然的話,類似的案件可能還會再爆發。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