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嘉義報導】國立嘉義大學美術系系助理教授廖瑞章,為提供學生燒製陶藝課精心捏塑的作品,與學生DIY堆疊建造仿古蘇打窯,這座美術系師生親自動手建造罕見的蘇打窯,已通過測試,作品色澤及質感不同於傳統電窯及瓦斯窯燒出的成品,形成特殊釉面質感,非常新奇美麗。
嘉義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廖瑞章表示,以往台灣陶器廠大都使用蛇窯,近年來,陶藝界一般習慣使用電窯及瓦斯窯來燒製陶藝作品,蘇打窯比較罕見,這種十三世紀德國的鹽釉窯改良而來的窯,深受西方陶藝家及民眾的喜愛,為讓學生嘗試使用蘇打窯,他利用陶藝課,教授學生建窯的方法,從規劃、測量、上磚,花費近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蘇打窯,用來燒製學生作品。本學期嘉大美術系陶藝課的作品,前後經過兩次的燒窯過程,效果頗佳,深受學生喜愛。
廖瑞章表示,蘇打窯最特別的地方在它的上釉方式,一般電窯或瓦斯窯,必須先在胚體上釉然後進窯燒製,蘇打窯則是將素燒過後的胚體放入窯中,燒窯時從窯壁預留的洞口噴灑鹽或蘇打水的方式來上釉,燒出來的成品,除了顏色變化較大,也呈現不同的質感,別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