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當個熱心捐助人、在公益活動擔任義工的上海台華皮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君達,在王建←二○○八年要接任監察院長前,受到「王聖人」感召、請託,毅然決然把經營半生的事業交給兒子負責,轉換跑道成為全職投入、全年無休的專業慈善家。
接手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職務的張君達,帶領著曾任中華航空高階主管的秘書長姚霽光、前衛理女中教務主任副秘書長劉黎理、前華興中學校長茅鍾琪等十多名工作人員,在一間約六十平方公尺的小房間裡,就著十張桌子和十台電腦工作,繼續「撿回珍珠計畫」、「愛心小學」、「一個孩子一個蛋」、「愛心圖書館」和「寒梅班」等助學計畫。
張君達說,今年上半年,大陸二十三個省分、七十六所中學,有兩百三十多個珍珠班,共八千名「珍珠生」,今年九月,還會有四千四百個新成員進入珍珠班 。
「孩子們因家庭貧困被迫放棄學業的身影,就像黯然失色的珍珠,必須把他們撿回來,設法幫助他們接受良好教育,靠知識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張君達深知自己幫助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孩子背後的家庭。
為了監督辦學、了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年過花甲的張君達,兩年十萬里的行程,幾乎走遍了大陸各個貧困地區,但他從不喊累,因為「每一個『珍珠生』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支撐我不斷向前的就是這些孩子,而這些感動,就是我最好的回報。」
從開始做慈善的那天起,張君達便厲行勤儉,搭飛機從頭等艙改成經濟艙,賓士車換成了商務車,鮮有休閒娛樂。每次到各地考察,他的行李常備饅頭和泡麵,不論到那裡考察,絕不接受招待,除非在學校餐廳和學生們一起吃飯。
如今,張君達不但能叫出八千名珍珠生的名字,對大部分孩子的家庭狀況瞭如指掌,而且這八千名孩子都知道張君達的手機號碼,方便他們隨時和「張爺爺」聯絡。
不只撿珍珠
還長期培養珍珠
有鑑於大陸很多偏遠、窮困地區的愛心小學沒有圖書館,該基金會又發起捐助每個學校人民幣三萬元,由學校提供場地,建立一個約有三千本圖書的愛心圖書室,以解決這些學校沒有課外書可讀的問題。
張君達指出,基金會在走訪甘肅、四川涼山、大別山等貧困地區時發現,很多學齡兒童存在嚴重營養不良問題,因此又展開「一個孩子一個蛋」計畫,即每捐助人民幣一百二十元,就可幫助貧困地區一位學生,在一年兩百五十個上學日,都能吃到一個水煮雞蛋來補充營養。該基金會已興建三百二十所愛心小學、每天讓九千個孩子能吃到一顆雞蛋。
另外,在二○○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後,該基金會為幫助受災而不能正常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在災區實施「寒梅班」計畫,比照「珍珠班」資助模式,幫助這些學生能夠讀完高中,該計畫預定實施四年,希望這些孩子像冬天梅花一樣,愈冷愈開花。
珍珠學生
苦讀見成果
面對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珍珠學生」都很珍惜,他們的努力也讓老師讚嘆不已。今年是首次有「珍珠學生」參加高考,在報考的一千五百零六人,不但百分之百考取大學,其中八百三十八位被清華、北大、交大等一級重點大學錄取,其餘的被二級大學的重點科系錄取,金榜題名率比預期表現更佳。
「真的很感動、很開心,三年來在大陸各貧困地區,對家境貧困的資優孩子所展開的『撿回珍珠計畫』,終於開花結果,我相信,來自台灣與海外數以千計默默捐款行善的資助者,同樣也會深受感動!」張君達開心的說,「打麻將、打高爾夫球也是退休生活,我四處助學也是退休生活,可是我以後可以看到的是一大群成材的孩子,想到這些,我很滿足」。
張君達說,雖然「撿回珍珠計畫」只資助雙特生高中三年的生活費用,但在這些孩子進入大學後,基金會仍將盡量提供協助。最近,他還計畫召集這些「珍珠班」的大學生聚會,希望他們能繼續鼓勵其他的孩子。
提升捐款額
擴大慈善版圖
該基金會目前經費來源,主要是來自台灣企業界與台灣民眾的慈善捐款,張君達身體力行做慈善,贏得許多大陸企業家的尊重,也帶動他們的捐款。如今,大陸愛心捐款已占基金會捐款額的百分之三十一,約一千五百萬元。張君達說,兩年之內,要讓這個數字達到百分之五十。
隨著愛心捐款的湧入,基金會不斷壯大,張君達的慈善規畫也不斷「升級」。「幫助少數民族提升小學教育,是我目前急迫的想法。」張君達上個月開始在青海海南州辦起藏族「珍珠班」,四川地區的三十所小學也投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