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根據大陸新華網報的報導,中國大陸評選出「一百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其中「和」字被認為是「最中國」的漢字。
最新一期《中華遺產》雜誌公布一百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評選結果,其中既有代表社會文明發展的「耕、禾、農、家、田、絲、工」等字,也有包容中國哲學、宗教、社會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等字,還有體現中國情懷的「中、東、北、土、社、九、鼎、國」等字。
評選過程由五十多名中國歷史、語言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先行海選出三百七十四個漢字,再進行終審。同時在中國國家地理網、漢字網等網站上徵求網友意見。
結果「和」字贏得網上投票的最高票數。在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式,活字印刷字幻表演,就是用大小篆及楷書三種字體,展現「和」字。
中華遺產主編黃秀芳原本預估評選結果會是見仁見智、千人千字,但最終卻是英雄所見略同。尤其是票數比較集中的漢字,排列起來幾乎就是儒家文化的關鍵詞:「天、和、禮、道、德、仁、義、忠、信」。
此外不怎麼討喜的「貪」字。青島政協文史專家李明說,「貪」就如同附著在中國文化上的斑斑銹跡,伴隨著中國人幾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在新的時代特別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