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鼓王同台飆樂 響徹西安

郭士榛 |2010.10.12
164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西安報導】朱宗慶打擊樂團震撼人心的鼓聲,十日晚間響徹古城西安音樂廳,這是朱團闊別西安十年後第三度登訪,參加西安音樂廳舉行的「打擊樂音樂會」,七首精心安排的曲目,深獲陝西民眾的喜歡,頻頻報以熱絡掌聲。在場觀眾表示,朱團演奏現代技巧,和一般電視表演的不同,他們歡迎朱團常到西安演出。

一九九五年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到西安,以現代打擊樂與民間打擊樂碰撞出藝術創作的火花。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我在維也納讀書時,就聽說有位『中國鼓王』安志順。」當朱團遇見「中國鼓王」,安志順大方指點朱團「鴨子拌嘴」和「老虎磨牙」兩首樂曲,以陝西渭北民間擊樂為素材所創作。演出當晚,安志順受邀上台和朱團團員合奏「鴨子拌嘴」,用民族打擊樂器唯妙唯肖的描寫群鴨的姿態,活潑逗趣的表演,連今年已八十歲的安志順都開心說「我好像回到十八歲了」。

朱團的現代打擊手法,有別於鑼鼓樂隊群眾性的演出方式,據有「傳統與現代融合,西方與本土並進」的獨特風格。副團長何鴻棋指出,十五年前朱團首度到西安演出,好幾位學打擊樂的學生前來請教,朱團特地提供他們鼓譜和擊樂的資訊,如今這些學生也都出國學成回到西安教書,如今,他們都再回到音樂廳欣賞朱團演出。

在這場「打擊樂音樂會」中,朱團演奏七首作品中三首具台灣特色的創意曲目,包括台灣新銳作曲家張瓊櫻以台灣原住民神話為題材所創作「射日」;台灣作曲家劉昱昀以民間故事「鍾馗嫁妹」所延伸創作曲「媚影」,觀眾都給予高度評價。

擔任壓軸演出的是何鴻棋,他以傳統的醒獅鑼鼓為經緯,加入西洋的節奏元素,藉由演奏與肢體的結合,重新呈現傳統技藝力與美的「鑼鼓慶」。何鴻棋表示,他讀研究所時研究醒獅鼓,深覺可以做多樣發揮,同時和特技結合的跨界合作,可以豐富樂團演出內涵,同時展現團隊精神。

音樂會中,何鴻棋獨奏「獻給節奏之神」,以人聲吟唱與非洲鼓節奏呼應,獲得全場觀眾的讚嘆,本身學音樂的楊小姐表示,閉著眼聽,還以為真是非洲人演奏、吟唱一般。為了表達台灣和西安民眾的友誼長存,朱團最後獻上一首,將台灣和中國民謠融合的曲目「茉莉高山青」,為音樂會畫下圓滿句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