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台北報導】立法院昨天審查司法院正、副院長暨大法官被提名人賴浩敏、蘇永欽同意權案。賴浩敏表示,人民參審以及民意直接參審是趨勢,未來將建立「觀審制度」,以及淘汰不法司法官,他並主張盡速完成《法官法》的立法,加強與檢察、廉政機關合作,成立檢舉專線,讓司法官不法行為無所遁形。
賴浩敏說,現今的司法改革,除了排除政治干預,也要取得人民對司法的信任;他也主張,針對打擊不肖的司法官,司法院將成立有獎金制的檢舉專線,並加強與檢察、廉政機關合作;他上任後,會成立全民司法改革委員會,共同啟動司法改革。
蘇永欽指出,過去司改的思維侷限在法界內部,但改革是需要正視司法最終「為民存在」的本質,因此,司法制度的設計除法律適用性外,還要維持公信力。蘇永欽強調,他會追隨賴浩敏,一同捍衛司法的公信。
對於日前部分法官在案件判決上引發爭議,被批評審查與社會疏離,賴浩敏提出「觀審制度」,讓人民有參審之名,沒有參審之實,不會影響法官獨立審判的基本原則。
在觀審制度中,適度引進民眾參與刑事訴訟,觀審員將參與審判過程,而不介入審判,但在決議時可參與提議,也能表示意見,提供法官作為裁判的參考。
目前司法院的結構都是沿襲以往審判業務管理為取向,賴浩敏認為司法院要面對社會化,多傾聽民間的聲音,而在審判的管理業務應由各審判體系自行處理,司法院廳與處的組織應該全面調整。
【本報台北訊】針對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賴浩敏表示將建立觀審制度,推動淘汰「恐龍法官」的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引進「公民參審」制度,才符合賴所稱的「司法是為人民而存在,改革必須得到全民支持」。
紀惠容說,觀審制度讓人「不滿意」,因為公民只能「觀審」,並沒有投票權;反觀英、美行之多年的陪審團制度,日、韓在前年、去年也相繼引進公民參審制度,都顯示公民參審做出的判決,確實較貼近社會期待,尤其是當一些年輕法官因涉世未深或經驗不足時,公民參審制度可以幫助法官做出最適當判決。
支持「專家證人制度」的兒福聯盟表示,觀審制度如果能融入專家證人制度的精神,會更好;兒盟強調,由兒童、心理輔導等專家,陪同性侵被害者出庭作證或擔任被害人與法官的翻譯,可避免受害者二度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