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九歲的男童到媽媽住處(因父母離異)因上網時間過久,媽媽以每超過一分鐘即以牌尺打一下處罰,被打了一百九十下,男童祖母因而對媽媽提告。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深深感嘆。破裂婚姻下的孩子,成長在不完整的家庭環境,需要的絕對是父母更用心的關愛,與循循善誘的良方,才能適應變動的環境。
媒體報導,媽媽先任以電腦讓孩子「安靜」,繼之以牌尺抽打為手段,免於「沉淪」上網,使孩子難以適從,大人用錯方法了。
每早在一所國中附近超商門口的餐桌椅上,總坐著七、八個男女國中生,抽菸講「三、五字經」;老師來了,學生收起菸,仍坐著,老師站著勸孩子進學校,幾分鐘後,老師先回學校,那群孩子終勉強掛起空蕩的書包,「回」去學校了。
老師盡心了,但放學後誰來「勸」、「尋」這些孩子回家呢?或者,更該問的是,這些孩子是否有個讓他們感覺溫暖的快樂家園,磁吸他們倦鳥歸巢?
溫暖而快樂的家庭才有開朗的孩子,家庭教育的良窳,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盼政府能重視家庭教育,宣導家庭親子互動的良方,與正確的教育觀念。
石鵬來義(高雄市/家管)